然後像童話故事裡,公主得到王子最虔誠的親吻。
溫暖的嘴唇印著溫暖的面板,葉紹瑤抬頭看他臉頰的相同位置,創口幹幹淨淨,似乎已經開始結痂。
她笑著捏了捏臉腮:“隊醫說不能貼創口貼,你只能帶著花臉上戰場了。”
……
不過到比賽前,她主動追著季林越上粉底,順便在眼下撲了幾顆亮粉。
燈光和鏡頭一打,估計也看不出瑕疵。
“癢。”
小刷頭在臉上畫了兩個交錯的彎月,這是葉紹瑤特別設計的妝造。
“可得了,”吹掉浮粉,她不容許他矯情,“我都沒怕癢。”
除了當年那出《歌劇魅影》,他們從來都淡妝上陣。
情感的傳遞不需要藉助誇張的妝容,對他們來說,這只是微乎其微的加分項。
但葉紹瑤這次格外認真。
月亮的弧形不夠圓潤,那就擦掉重來。
“對了,等會兒給我編個發型,這樣式的。”她開啟收藏已久的圖片。
“好。”
臉上任女孩下手,季林越垂著眼睛,悄摸翻找盤發需要的波浪夾。
……
登場,亮相。
華夏組合葉紹瑤季林越的韻律舞選曲自百老彙音樂劇《四十二街》。
在一眾快節奏的快步舞曲之間,一段小號的抒情開場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而後女聲亮出嗓音,有上世紀唱片機的複古。
“in the heart of itte od ne york在古老的紐約市中心).
` find a thoroughfare你會找到一條康莊大道). ”
從短軸進入圖案舞,音色逐漸明快,腳下的步法也踩上節拍。
兩人先後浮腿交替交叉,完成前兩個關鍵點。
圖案舞的軌跡和步法是既定的,每一步都必須精打細算,沒有哪怕百分之一的容錯率。
所以在意識到喬克塔步不規範時,葉紹瑤沒有糾結,身體快一步做出反應,撚轉,結束圖案。
舞蹈銜接技術動作,這是愉悅觀感必不可少的手段,相比於其他幾項,冰舞裁判似乎更在意樂感和節目核心的闡發。
重新起步,進入弧線託舉,葉紹瑤翻上季林越的肩膀,手臂伴隨舞蹈動作,讓自己在此時此刻成為矚目的存在。
而後陸續進入中線步和同步撚轉步。
該往哪個軸滑,旋轉多少角度,這是他們練過千千萬萬遍的。
如何不千篇一律?
他們在四大洲後修改了結束動作,無關緊要,但也算給某天乍現的靈感一個交代。
故事中的少女成為炙手可熱的太陽,葉紹瑤滑向場中,轉身給了一段刀齒步。
季林越同時以內刃大一字滑行,環繞著節目裡、節目外,轉著圈也不知疲倦的太陽。
音樂結束,行禮,致意。
環顧四周,眼前是通到房頂的幕布,像一堵密不透風的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