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翻得嘩嘩響,將她內心的焦急具象。
原本的行程表是他們和格林教練一起敲定的。
九月參加秋季經典賽,十月參加布達佩斯杯,十一月飛歐洲參加第四站和第五站gp,之後回國集訓,潛心備戰來年的四大洲和世錦賽。
這樣的安排基於多重目的。
他們既需要透過賽時反饋及時調整技術,還能借連軸轉鍛煉體能和穩定性。
這是首都冬奧會前的最後一個賽季,輝煌高塔的每一根支柱都至關重要。
他們不能放過任何機會。
季林越會意,當即電話聯系格林教練。
格林還在病中,說話卻有中氣,聽著似乎有了好轉:“你們的訊息挺靈通。”
isu關於秋季經典賽等一系列賽事的討論剛剛結束,官方平臺還沒來得及宣佈結果。
看來他們的猜測沒有錯。
“所以,你們有修改行程的打算?”格林問。
葉紹瑤徵求意見:“九月底的霧迪杯,怎麼樣?”
格林未置可否:“你們沒有德國的簽證。”
當初也是這個原因,他們沒有把這場賽事列入計劃。
“現在申請還來得及。”
格林從來保有理性,聽出女孩的迫切後,試圖讓她避免自亂陣腳:“葉,即使來得及,報名程式也結束了。”
兩方沉默。
拇指摩挲著手機殼,吊墜上的小魚輕輕敲著葉紹瑤的手腕。
她需要一個可以讓話題繼續的臺階,但怎樣組織語言還沒想好。
季林越核實後發聲:“教練,報名通道二次開放了。”
臺階自己找上門。
登入網址原本只是出於謹慎,沒想到國際滑聯真延長了報名時間的下限。
投遞的郵箱再次啟用。
格林頓了頓,咳嗽兩聲,也沒打算不放人:“既然天時地利,那祝你們好運吧。但我是沒辦法陪賽了。”
“那記您缺勤一次,”葉紹瑤豁然開朗,支吾半天才圖窮匕見,“可以用油封鴨腿抵消。”
她饞教練的手藝很久了。
格林笑她沒志氣:“在奧運之後。”
時間很明確,也挺遙遠。
或許還隱藏了另一個條件:在取得更好的成績之後。
玩笑歸玩笑,卡著截止日期提交了報名材料,葉紹瑤和季林越迅速調整備賽狀態,加快了訓練的步伐。
沒什麼比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更重要。
……
異地申請第三國簽證的程式有些繁瑣,訓練之餘,葉紹瑤和季林越跑了幾次總領館。
“你們的身份有些特殊,按照規定,我們需要多審幾次材料。”
工作人員的回答有條不紊,且允諾,簽證最快會在十五個工作日內下發。
按照過往經歷,半個月的等待並不算太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