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72章 所走的每一步都作數。
自從容翡轉移了工作重心, 十天有八天都忙得沒空拿手機。
葉紹瑤偶爾有兩次能及時得到回複,還是沾她學生的光。
“瑤瑤, 你無法想象這對小朋友的進步有多迅速,”電話那頭,容翡正在冰場邊,冰刀劃過冰面的聲音依稀可聞,“今年的國內總決賽還墊底呢,布拉格杯居然拿到一枚銅牌。”
關於布拉格杯的賽果,葉紹瑤已經在推特刷了好多天。
這訊息真不具有時效性。
“可是布杯的青年組雙人滑只有四對報名。”
“獎牌的含金量是其次,在節目配置不變的情況下, 他們的技術提高了五分。”容翡分析說。
五分,約等於在自由滑多做一個五組託舉。
這樣的進步可不在裁判主觀判斷的誤差內。
說起來, 她接手這對雙人滑也不過大半年的事。
平時一起練冰,陸訓也常互相監督,所以更能暴露他們的薄弱點在哪,突破口在哪。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 教練一直是一份苦差事,但她並不為此感到疲憊。
她喜歡這個新角色。
有那麼一刻,電話兩頭都是靜默的。
地理位置上,她們離得並不遠。
一個吹著從地中海拂來的濕潤海風,一個逗留在布拉格的陰天裡, 中間只隔了一個德國。
葉紹瑤摳著手機殼的小掛件, 慎重說:“梁主任私下和我提過, 你這次的行為有些激進, 小心回國被總局和滑協挨個訓話。”
“訓話是他們需要斟酌的事, 我只管遵循自己的內心。我們下個月還要飛一趟烏法,比了賽再回去。”
容翡聳聳肩, 語氣毫不在意。
她走的路都是自己鋪就的磚石,而腳下的每一塊磚石,也都是自己爭取來的。
“下個月?”葉紹瑤算了算日期,“你可別樂不思蜀。”
每年年末,花滑的國際大賽將暫告一段落,各個國家會陸續召開國內的錦標賽,作為來年四大洲和世錦賽的選拔。
對於運動員們來說,這是密集賽程中的間奏。
華夏今年的全錦賽舉辦較早,和russianchinese th gaes剛好前後腳。
“我知道,”容翡給每個字加上重音,“只要國家還需要我,就一定會參賽。”
回答很官方。
她不會退役,起碼在這個賽季。
葉紹瑤笑著撥開鄭重其事:“但你在之前的答記者問時,給的理由是‘先掙待遇再養老’。”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句玩笑。
容張是冬奧會的三朝元老,又有奧運會銀牌和世錦賽金牌傍身,積累的待遇已經不會差。
但容翡接過她的話茬,裝作哀嚎:“真要掙待遇,那我還得展望十四冬,好遙遠的2020年。”
在運動員生涯的末尾,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張晨旭最近又擰了腳踝,還待在體育總局養傷。
他們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