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多重要。
他們的每個動作都離不開肩部肌肉,就像剛才,節目後段的託舉和步法幾乎崩盤。
酸澀和火氣一併在心頭燒著,好在成績及時出來。
技術分51.86分,節目內容分56.23分。
有兩項分數做參照,能看出他們今天的技術被抓了不少。
季林越口算出來:“兩套總分173.78分。”重新整理了職業生涯的最好成績。
但喜悅並沒有如約而至。
葉紹瑤起身,連累都來不及。
“快去急救站,求你。”
……
等待診斷結果的時間裡,葉紹瑤眼看著季林越的肩膀腫起來。
單薄的運動服被撐得鼓鼓囊囊,和他低垂的眉眼好不相襯。
“還沒出結果嗎?”她不安地自語。
駐場的醫療條件不支援照x光,他們才馬不停蹄趕到附近的醫院。
但這裡的科室分佈混亂,為此耽誤好一段時間,葉紹瑤在焦慮的邊緣,像隨時可能炸毛的獅子。
“肩關節脫位。”
大鬍子醫生戴著眼睛仔細端詳,一口地中海風味的英語讓她反複揣摩。
專有名次的英文術語她不太瞭解,但通俗易懂地說,就是肩關節從軀幹脫離、錯位。
“那這塊腫脹是怎麼回事?”
她想用隻手比劃,但手指根本不足以完全圈出腫起的面積。
“從照片看,情況不算太糟糕,關節腫脹是因為壓迫了肩周的神經血管。”
葉紹瑤低頭看,季林越的左肩缺了一塊,關節的側方又高高腫起,像個累贅。
“關節脫位可以用手法複位,對吧。”季林越問。
“沒錯,”醫生點頭,“但裡奇先生今天已經下班。”
這就是西方醫療最雞肋的一點,關鍵時刻接不上鏈子。
但季林越的情況拖不得。
“沒有其他醫生可以恢複嗎?賽場還需要我。”
“先生,我們這裡是小型的私人醫院,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醫生聳肩,話意等同於承認。
會診到這裡戛然而止,大鬍子換下著裝,顯然也是要下班的模樣。
出於禮貌,葉紹瑤還是頷首:“謝謝。”
“等等,你們是華夏人?”
已經開啟房門的兩人回頭,峰迴路轉。
“你們去革命廣場的附近看看,今天裴師傅或許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