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三十多歲的老運動員,體力不比二十歲花期正盛,在第一個連續跳後就已經出現了略微降速,換足聯合旋轉後,速度掉得更加明顯。
“這節目編排還是十多年前的老樣子,連結環跳都還是老俄式。”
沒等季先生說完,場上的陶盛在後內結環三週跳時摔倒。
葉紹瑤在過去幾年攢下了充分的摔倒經驗,她大致判斷,這是跳躍高度不夠,導致落冰時浮腿沒有開啟,失去平衡向後跌倒。
陶盛摔得似乎不輕,在冰上扶著後腰起身繼續滑行,看得她尾骨一陣陣幻痛。
溫女士也看不下去,側頭告訴她:“瑤瑤,以後要是在冰上受傷,一定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告訴你溫姨也行,不要像他一樣逞能。”
小姑娘注視著場上的前輩重新接上步法,出神地點點頭。
但她知道賽場對於一個運動員有多重要,要她就是此刻場上的叔叔,估計也會像他一樣執著的吧。
陶盛的狀態下滑很厲害,在接連失誤後,只拿到了二級的旋轉定級,其餘的跳躍更不必說,落冰不佳的兩周跳沒有什麼競爭力。
最後以3.4分的技術分,排在一出場選手的中後位。
季先生嘆著氣,嘴裡不停說可惜:“當年的新星還是泯然眾人了。”
但如果把一名選手放進一個時代,溫女士還是更樂觀:“江山代有才人出,不管是什麼運動,都會有新生力量的注入。”
葉紹瑤不知道他們在討論什麼高深的詩句,但論新生 力量,她不得不承認:“是呀,我和季林越就是新生力量。”
說到季林越,他到底什麼時候才出場,她已經無聊到拿出他的奧數題解謎了。
翻過那麼多奧數題冊,葉紹瑤已經完全把奧數和數學當做兩個東西,因為數學成績能夠穩定在七、八十分的她一點也讀不懂奧數題。
邵女士說是因為她語文理解力差,她語文才不差呢!
翻到上次放棄的那道題,她鼓鼓氣,這次一定要把蝸牛到底幾天才能爬出水井算出來。
七天?
不對。
天?
更不對。
“瑤瑤,林越上場了。”
好吧,她心服口服地放下鉛筆,這次先議和,下次一定要和這道題再戰三百回。
“下位登場選手季林越,來自岸北市冰上運動管理中心。”
葉紹瑤很快從愁眉苦臉中調整狀態,在旁邊的空位薅了兩柄鼓掌器,送給季林越最熱情的歡呼。
她是最合格的親友團。
因為是出自同一名編舞之手,她和季林越的背景音樂都選自同一名歌手的專輯,風格也差不多,舒緩如流水,但時而鏗鏘有力。
“季林越好嚴肅哦。”
她的目光一直追隨著他,看他笑也不笑。
“這小子就是這樣,”季先生無所謂地猜測,“估計上場前也沒人提醒。”
今天市隊教練並沒有現身,季林越從場外到場內一直是一個人。
他的滑速不慢,一個撚轉就穿過了半個冰場,再接一個內刃莫霍克換足,後內點冰兩周跳落冰時已經靠近擋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