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袁紹的這副表情,他心中十分滿意,不枉他這些天屢屢在袁紹耳邊唸叨曹操的野心。
袁術悄然轉頭與袁紹暗相視一眼後,心中泛起了一陣漣漪,他確實與袁紹有矛盾,但此次會盟不管如何,他們絕對不能辜負了家族的期望。
袁術低頭咳嗽兩聲,立刻就有一人站起來道:“吾舉薦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二人。”
眾人將目光投向此人,原來是冀州刺史韓馥。
山陽太守袁遺是袁紹的親戚,東郡太守喬瑁是袁家的門生,皆是先後附和。
曹操見事不可為,又不想得罪袁紹,只好道:“本初兄四世三公。門下多故吏,又是漢朝名相後裔,可為盟主!”
袁紹再三推辭,眾人皆道:“非本初不可。”袁紹方應允。
祭天的會盟臺,五六丈高,四周插滿了旌旗,數十萬大軍匯聚,綿延數平方公里。
袁紹獨上會盟臺,望案几之上代表盟主地位的兵符將印,霸主的氣概油然而生。暗道:“諸侯尊吾為盟主。待得剿滅董卓,報得大仇,便行那廢立之事……。”
袁紹焚香拜倒與地,曹操等人隨後在臺下拜倒。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數十萬將士一起高呼,聲震天際哪怕是數十里之外的虎牢關亦能聽得見這呼聲。
眾諸侯亦是熱血沸騰,發誓同心協力,共誅董賊!
祭告完畢,眾人回營升帳。
就說袁紹,當了盟主心氣愈高,想著一鼓作氣滅了董卓,以報自己斷臂之仇。
他琢磨了一下,行軍打仗糧草是最重要的,不能落入他人手中。
而自己管著也說不過去,便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眾人皆答覆道:“惟命是聽。”
袁紹借坡下驢,道:“吾弟袁術為人公允,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
眾人雖心中略有不渝,但卻也是答應下來了。
“我等大軍前行,當選一人為先鋒,直抵虎牢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曹操想著一個盟主我搶不到,這先鋒還沒我的份嗎?
到還未等他開口,便有一人站起來道:“堅願為前部。”
眾人視之,為長沙太守孫堅!
袁紹見此便道:“文臺勇烈,可當此任。”孫堅遂引本部人馬殺奔虎牢關來。
孫堅大軍調動,自有流星馬往虎牢關告急。
吳謀遂召眾將議事,黃忠不在意地回道:“將軍勿慮。關外諸侯,忠視之如草芥。願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懸于都門!”
言未絕,黃忠背後一人高聲出曰:“‘割雞焉用牛刀’?不勞中郎將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眾人視之,正是華雄!
吳謀微微點頭,合該華雄揚名!
ps:虎牢關是汜水關的前稱!
在《三國演義》中說的孫堅率軍攻汜水關,其實就是攻虎牢關
喜歡漢末董氏臣請大家收藏:()漢末董氏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