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榮得意,叉腰,“對我兒子來說當然不難!”
範春梅心虛但也高興,“沒錯沒錯,我這麼會讀書,我兒子會讀書也正常。”
安國昌半信半疑的看了一眼他們夫妻倆,難道他之前聽的那些都是假話?
他四哥會讀書能小學不讀完就跑回家?
至於他四嫂,他四嬸那個村他可去過幾次,說是因為學校當時太亂才回家,但他們村的人都說是因為他四嬸實在讀不進去了才回家的。
難不成是因為四嬸村裡的人都嫉妒四嬸,所以才說她壞話?
安景之這個例子就在眼前,再一想到自己當初考高中,壓根就考不上去,四嬸能考上高中,應該也是會讀書的吧?
老頭子沒有理會他們,他第一次這麼認真的打量這個孫子。
難不成他老安家的祖墳冒青煙了,給他家送來這麼一個會讀書的孫子?
只是聽燕華那丫頭念過幾次就能自學成這樣?
“那你除了二年級的課本,還有沒有學其他的?”他有些期待的問道。
安景之琢磨著點了點頭, 現在距離可以小規模做生意,還有一段時間,還是得讀書才能光榮,才能偷懶。
讀書讀得好,說不定能得到學校和公社的獎勵。
也能讓他姐看到讀書好的好處,不要成天想著嫁人改變命運。
還有害得原主一家家破人亡的那些人,他們在城裡有一些勢力,如果他家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村人,如何鬥得過?
他決定給自己立一個天才的人設,增加自己的重要性。
“爺爺,我自學到了三年級 ,小叔房間的課本我之前看過。”
老爺子大喜,立刻讓安國昌去把三年級的課本拿過來,又考了安景之幾個問題。
安景之全都對答如流,老爺子大喜過望,當即拍板讓安景之開學就去讀書。
今年是來不及了,只能等明年開學直接送到公社的小學去 ,現在可以留在家裡再看看能不能多自學一些,也能直接上高年級。
雖然如今讀書人不斷被打倒下放,但老爺子的心理跟明鏡一樣。
要是讀書真的沒用,那為什麼當幹部的都是讀書人,就連工廠招的工人也都是讀過書的,可見這讀書還是很有用。
娃要是真能讀出名堂,說不準能讓大隊長給推薦去讀工農兵大學,以後他們家就有一個大學生了,老頭子越想越美。
老太太也明白讀書的重要性,要不然當初也不會把家裡的孩子都送去讀書。
家裡的孫子都是讀過書的,只要他們願意讀,家裡也願意供,除非他們自己不讀。
安家的條件,因為有安老三當兵的補貼,所以比村裡大部分人家條件都好,供孩子讀書也不是什麼困難事。
兩人之所以不願意讓安景之讀書,就是因為他們一家深入人心的愛偷懶形象。
要是真願意讀書,老頭老太肯定不會拒絕,就怕他們是為了偷懶去浪費錢,浪費時間。
公社離村裡有一段距離,但二伯家的兩個兒子都在公社讀初中,安景之可以跟他們一起過去,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村裡有幾個去公社讀的小學和初中的孩子,村裡有一輛牛車,可以每天送他們去,至於放學,那就只能自己解放回家了。
……
“燕華,豬草已經割好了,上面還放了幾個果子,你拿回家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