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外孫不是叛國賊,不是漢奸。
外孫是英雄,是忍辱負重的國士,他沒有忘記她們對他的教育。
“外婆,娘,”他說道:“景之不孝 ,讓你們擔心了。”
汪母泣不成聲道:“你長大了,你是一個成年人,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你沒有做危害國家和人民的事情,娘不會怪你。”
沒有誰知道她得知兒子要回國參加學術交流時的心情有多麼複雜。
既盼望對方回來,又恨不得對方馬上去死。
親情的牽掛和國家的榮譽,時時刻刻都在撕扯著她的內心,讓她備受煎熬。
有同志找上門時,她們還以為是讓她們去見孩子最後一面,看到報紙的那一刻,在她心中墜著的千斤頂終於轟然落地。
……
對於米國的所有控訴華國都強硬地回懟了回去,讓他們氣得暴跳如雷,多次發出了戰爭威脅。
可他們有核武器,華國同樣有核武器,核武器不能輕易動用,否則誰也承受不了那個後果。
現在的米國終究是比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要先進,除了戰爭,他們也有其他發洩怒火的方法。
……
見過了親人和一些老師後,安景之直接進了國家實驗室。
航母的技術早在他透過楊廷安向國內傳回資料時就已經攻克,目前已經有一艘正式下水試航。
可核潛艇對於現在的華國來說有些難度。
早幾年因為跟北方老大哥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僵,他們撤回了所有的技術人員拒絕援助,國際上也因為米國的關系對華國的封鎖越來越嚴格。
國內的科學家僅憑著一張圖片,還是在報紙上剪裁下來的圖片,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核潛艇實驗。
安景之都不得不佩服這些人,什麼都沒有,就靠著報紙上的一張圖片和某些只言片語,他們居然硬生生的把核潛艇真的製造出了半成品。
“目前這個核潛艇還只算是一個半成品,還有一個關鍵的密閉問題沒解決。”
“雖然它的排水量只有兩千噸,但什麼事都是從無到有,一步一步來。”
安景之和實驗室的技術人員一同參觀了實驗室,一邊走對方一邊介紹。
“已經很厲害了,咱們國家的人才從來就不遜色任何國家。”
“所以現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解決這個高壓氣罐閥門對吧?”
“沒錯,問題就卡在這裡,這要是不解決,下水了就報廢。”
安景之留在實驗室工作,先前跟著他的那幾個留學生也留了下來,幾人繼續幹著給他做助手的工作。
有了安景之的開小灶刻意培養,他們的科研水平肉眼可見的提升了,甚至比一些在實驗室的多年的普通研究員更優秀。
沈登學他們發現安景之變了。
之前在米國的實驗室給安景之做助手時,對方的要求可多了一會兒要喝牛奶,一會兒要喝咖啡,對溫度還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對於身邊的同事,更是動不動就罵對方蠢豬。
但現在,就算他們再不願意也不得不承認很多研究員其實比不上米國的研究員,有些人甚至還問了很多基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