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則算是喜極而泣,這些人主要是李暮歌的人。
老皇帝死亡,太子繼位,李暮歌登基之後,一切塵埃落定,再也不可能有任何意外。
李暮歌跪在大殿之中,身後是無數妃嬪,有失去孩子後,鬱郁寡歡的淑妃等人,也有年輕不知事,這幾年才入宮,身邊也沒有孩子可以依靠的覃嬪等年輕妃嬪。
她們都在哭,不管她們內心是什麼想法,此刻都哭得很是傷心。
李暮歌跪著當孝子賢孫,為死去的帝後燒紙,在這座宮廷之中,她給許多人燒了紙。
看著擺放在大殿之中的棺槨,李暮歌神情輕松,仗著自己在最前面,沒人能看清她的表情,她笑了。
笑得十分得意。
她是在向多次折磨她的命運笑。
小說裡必死的劇情,來到這個世界後,百餘次的死亡,那些日夜纏繞在她心頭的痛苦,在這一刻,終於徹底化作虛無。
老皇帝死了,她將是新的皇帝,她登上了權力的頂峰!
就此,她可以向命運宣告,她徹底擺脫了命運的操控,從芸芸眾生之中的一顆棋子,跳出棋盤,坐在了與命運同席的位置。
再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操控她,她終於掌控了自己的命運。
這如何叫李暮歌不高興呢?
她自然要笑!
皇陵在李麒剛登基的時候就在修,修到現在,已經十五年了。
主體已經完成得差不多,隨時可以使用,就是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還沒有修好,那些沒修好的地方,已經放置了一年多。
沒辦法,修皇陵的人手都被抽走,去修皇嗣的陵墓了。
誰讓皇嗣們死得比皇帝還早,那些皇嗣年紀輕,沒到歲數的進不了皇陵便罷了,到歲數那幾個,皇陵哪兒有位置啊。
只能現修。
到現在,二皇子的陵墓還沒修好呢,只有一個主墓室是好的。
李暮歌也沒說什麼,等將帝後葬入皇陵後,她直接下令,驅散後宮。
沒有孩子的嬪妃,不必在後宮虛度餘生,直接歸家去,再行婚嫁。
有孩子的嬪妃,想留在後宮就留著,日後當太妃,不想留的也回家去。
反正她也沒有後宮,後宮養那麼多女人幹什麼,況且她們如果真的一直留在後宮,那皇帝陵墓裡就會有她們的位置。
那還得繼續修,花那麼多錢給死人修陵墓有什麼用。
要李暮歌說,現在簡簡單單就挺好,現代流行極簡風,等以後還可以給現代一點兒古人的超前審美震撼。
李暮歌一想到要給老登花那麼多銀子就心痛,有修陵墓的錢,她都能供出來多少孩子考科舉了!
後宮裡,原本死氣沉沉,以為一輩子就這樣了的妃嬪們,在得知新帝的旨意後,歡欣雀躍。
若不是現在還在先皇孝中,她們都想放鞭炮慶祝一下了。
本以為一如宮門深似海,日後再也沒有走出宮門那一日,沒想到,她們還能有如此造化,上天待她們不薄!
年輕沒有孩子的妃嬪二話不說,收拾行囊就回家去了。
大莊對女子沒有那麼多約束,什麼二婚三婚都無所謂,甚至民間娶妻,特別喜歡娶二婚的婦人,因為這樣的婦人身上一般都帶著前夫家中的部分錢財,還有自己的嫁妝,條件非常優越。
她們身強體壯,日後有子嗣時,能降低嬰孩的夭折率。
如果是死了丈夫的會更好,世人認為,丈夫死了,是婦人的命貴重,丈夫命賤壓不住,娶了這樣的寡婦,日後定然飛黃騰達。
李暮歌知道大莊這些風俗時,都有點兒同情寡婦死去的前夫了,人死了就夠慘了,還得被罵一聲命賤,沒福氣。
挺好,比後來魔怔後要強,不過封建迷信還是要不得的。
李暮歌關注到此事後,立馬派人到民間宣傳,禁止神神叨叨那一套,什麼命好命不好,別拿成親當逆天改命的籌碼。
今日她若縱容百姓搞迷信,明日這迷信就會以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紮在女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