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模樣,生怕多留片刻,就被人誤會也是要造反。
想要與姜芝林好好親近,拉近關系的安蘇兩家人,就眼睜睜看著姜芝林像是有人追殺她似得,忙不疊跑去長寧城了。
六月份,天氣已經熱了起來。
姜芝林按照往常慣例,將亂臣賊子的頭顱送入長寧城,給朝廷百官以及陛下交差,為防止頭顱腐爛,不知道往裡灑了多少石灰。
當李暮歌看見淩長壽的頭時,只看見一個白花花的石頭塊。
只依稀能看出是淩長壽的模樣。
“很好,確實是賊子頭顱,姜小將軍立了一大功!諸位,都看看吧。”
坐在龍椅下方,眾人前方的李暮歌擺擺手,那裝著人頭的盒子由兩名宮人捧著,給百官們過目。
朝臣之中,有人神情淡然,有人面露不忍,有人惡心,有人獵奇,反應不一。
不過人人都看過了,確認了此頭顱確確實實是淩長壽的頭。
“啟稟殿下,姜小將軍如今是暫時駐軍西北,她立了這麼大的功勞,不如就讓她接替鎮國將軍一位?”
鄧濱看見淩長壽的頭後,臉上笑開了花,自打看見淩老將軍的死後,他從未像此刻一樣輕松。
淩家徹底沒了,他的仇人也沒了。
姜芝林這個替他鏟除了頭號敵人的將軍,此刻就是鄧濱最喜愛的將軍,他恨不得讓對方立馬成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一個鎮國將軍的位置,姜小將軍值得擁有!
姜芝林聞言,下意識看向坐著的李暮歌。
距離上一次看見十四殿下,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上一次,她是在書房見到十四殿下,當時還沒發覺十四殿下與以往有多大的不同。
此刻看見坐在殿內,氣定神閑,大權在握的十四殿下,姜芝林才發現,今時早已與往日不同。
現在的十四殿下,是大莊的無冕之皇,無人敢冒犯她,忤逆她!
“鎮國將軍,芝林,你覺得這個官職如何?”
“末將謝過鄧尚書厚愛,謝過殿下青睞,奈何末將年紀尚輕,資歷不足,且姜家人世代於西南駐軍,末將也是在西南長大,對西北實在是不太適應,還請殿下另尋他人,接替淩家,駐守西北。”
李暮歌聞言眯了眯眼,沒有說話。
原本嘰嘰喳喳提著意見的官員們此刻都閉上了嘴,低頭當起了聾子啞巴。
尤其是剛剛提到封姜芝林為鎮國將軍的鄧濱,恨不得給剛剛的自己幾巴掌,得意忘形了吧?哪壺不開提哪壺!
淩家擁兵自重,最後造反,前車之鑒就擺在那兒,他們竟還想再捧出個姜家來!
見諸位官員都不說話,李暮歌的火氣才下去些許,暗道這群人還沒成傻子。
“姜小將軍一路舟車勞頓,辛苦得很,先回府歇息幾日吧,至於封賞,諸位仔細商討,在姜小將軍回西南前定下章程即可。”
“是,臣等遵命。”
李暮歌開口了,所有人心裡都鬆了口氣,聽出李暮歌沒生氣。
接下來是一些例行事務,一一討論完,也到了下朝的時候。
今年是個好年頭,各地風調雨順,沒有鬧大災的地方,這才使得早朝格外清閑,除了姜芝林的封賞外,大臣們不用頭疼其他事情。
顏士玉最近又升了官,從顏少卿變成了吏部侍郎,名義上屬於平調,實則手上掌握的權力大有不同。
吏部向來是升官最快的途徑,也是近幾年只會有功,很難有錯的部門,朝廷擴張需要許多官員,吏部只需按部就班吸納人才,安排官員,就能躺著賺功勞。
顏士玉到了這個部門,可見李暮歌對她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