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目的確實達到了,若不是他以“廢人”的身份留在長寧,父親根本不可能重回西北。
但淩柏松不太確定,祖父是否對這一謀劃全部知情。
第一個目的,淩柏松覺得就算祖父日後知曉此事真相,也不會怪他和父親,而第二個目的,一旦祖父知道了,肯定會生氣。
當時,父親是想留他在京城,然後助彼時還是太子的二皇子奪位。
只是不知為何,先一步逼宮造反的人成了大公主,他只能按照二皇子安排,領著一些人在宮外阻攔大駙馬的兵馬。
父親留信,告知他無論是誰最後登上皇位,他都可以成為淩家留在長寧的後手,新君宮變上位,位置不穩,正是淩家的機會,必要之時,直接屠了宮中那些皇嗣,扶持魏王世子上位。
可是後來突然跳出來一個十四公主,先是鎮壓了大公主,隨後又將二皇子軟禁起來,轉眼掌握了整個朝堂,卻沒有屠戮宮中皇嗣,更沒有直接繼位。
而是在朝政穩定後,廢了二皇子的太子之位,封給了自己!
淩柏松和淩長壽都被李暮歌這一連串動作打迷糊了,李暮歌這麼做,實現了政權平穩過度,沒有引起一絲震蕩,朝野內外的大臣與後宮嬪妃,都不敢說什麼,淩家完全沒有機會了。
淩柏松想到這兒,面容一陣扭曲,他到現在都沒想明白,這個十四公主究竟是從哪兒跳出來的家夥,明明才剛十六,手段老辣的像是在官場裡泡了幾十年。
通讀上下古今歷史,沒見過豬肉但天天看見豬跑的李暮歌表示,你個古代人,你懂不懂文科生的含金量啊!
淩柏松最後還是聽話地回府了。
他不敢賭祖父現在心裡沒有火,要是在外頭看見他,怒火上來,依照祖父的性子,不會給他留情面,到時候當街打他一頓,他面子裡子就全沒了。
到了傍晚,車隊緩緩步入長寧城。
穿著盔甲,騎著高頭大馬計程車兵在前開路,後頭跟著兩輛馬車,一瞧就知道這個車隊身份不簡單。
淩老將軍不是凱旋迴朝,而是回來述職,所以排場比較小,他原本帶著的親衛也比較少。
不管是淩老將軍還是淩長壽,他們都沒想過,淩老將軍會在入城前丟了性命,他們只以為回長寧是赴一場鴻門宴罷了。
鄧濱坐在後頭的馬車上,一個勁兒得擦汗。
這個隊伍裡,全都是他的人。
鄧濱在長寧附近有莊子,莊子上也養了些部曲,他盡力尋來和淩家軍身形相差不大的人,扮做淩家軍。
光這一件事,就忙活了他一整天,還好淩家軍人數不多,不然他傍晚都沒法湊齊人進城。
可是進城之後,他要面對的問題更多。
淩家軍肯定要回淩府,到時候他上哪兒去找個老將軍和與長寧城的人相熟的淩家軍啊?
他只能把屍體搬出來。
可若是淩老將軍的死訊傳開,他這個同行的兵部尚書,豈能逃脫責罰?本來殿下就對他很不滿了,結果他還在山匪來襲時,單獨帶著人跑走,留下老將軍和淩家軍孤身迎敵,致使全軍覆沒。
鄧濱一想到這些事情,就渾身大汗,手腳顫抖個不停。
他的名聲,他的官位,不能就這麼丟了啊!
而且老將軍死了,殿下定要給西北軍一個交代,他這個同行卻毫發無損的兵部尚書,不就成了現成的替罪羊,他多冤枉啊!
鄧濱越想越呼吸困難,原本他日夜盼著趕緊回長寧,現在近在咫尺的長寧城,簡直成了他的噩夢。
“老爺,咱們快到府上了,那些人……”
坐在板子上的護衛入內,小聲問鄧濱,要怎麼安排那些“淩家軍”。
“先都到我家吧,之後就說,有些事情要商議,明天再說。”
鄧濱實在是想不出怎麼將淩老將軍的死徹底瞞好的方法,最後只想著能拖一天是一天,今天晚上,就讓他睡個好覺。
然後安排好家人,明天他入宮去跟殿下請罪。
或許殿下能夠想到隱瞞此事的方法呢?
李暮歌第二天一早,上完朝後,被鄧濱主動找上門來,等鄧濱白著一張臉跟她說,路遇匪徒,淩老將軍和淩家軍全都死了的事情時,李暮歌表面面無表情,實則心裡快要笑出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