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在這方面的要求已經少許多了,李暮歌對吃素沒什麼抵觸,因為她直接去萬佛寺跟前的菩提居請了位大廚,菩提居的素菜真是一絕,半點兒不比其他菜味道差。
吃了兩天菩提居的素菜,李暮歌想起了帶她發現美食的顏士玉,想著已經很多天沒有見她,便將她喊了過來,一起品嘗素食。
距離良嬪下葬已經四日,頭七都過了,她可以和友人相見,不會被言官彈劾舉止不端,過於不孝之類的罪名。
顏士玉見到李暮歌的時候,幾日不見笑顏的臉上,終於露出些許笑意來。
李暮歌見到顏士玉則是大吃一驚,直接問道:“你這幾日晚上是去做什麼了?連夜讀書不成?”
顏士玉眼底青黑一片,李暮歌覺得她能直接s大熊貓了,不用畫煙燻妝的那種。
李暮歌是真吃驚,她第一次看見黑眼圈這麼重的人!
“唉,殿下這幾日沒有上朝不知道,朝堂上快亂成一鍋粥了。”
“那你趁熱喝了吧。”
李暮歌下意識接了一句,對上顏士玉震驚眼神的時候,她沉默了一下,小聲說了一句:“抱歉,所以是發生什麼了?”
搬到新家住實在太快樂了,沒忍住,體內的女大之魂熊熊燃燒,嘴比腦子快了。
李暮歌心想這可不行,對於古代人來說,現代人的抽象還是有點兒太潮了,能把顏士玉這種小正經潮得風濕病犯咯。
顏士玉勉強將朝堂上吵得臉紅脖子粗的大臣們和一鍋真正的粥分開,她幹咳一聲,開始說正經事。
朝堂這幾日的風波歸結到一句話上,就是淩家在搞事情。
李暮歌沒去上朝,但派人盯著朝堂,不是一點兒事情都不知道,只是她現在能做的事情比較少,因此只知道了個大概,現在要開始插手,自然要知道詳細版。
顏士玉跟她說詳細版朝堂風雲。
之前淩長壽在朝堂上挑刺,針對皇帝,針對大臣,還表現出明顯倒向太子的勢頭,這讓皇帝對淩長壽特別不滿。
只不過那個時候榮陽剛去世,不管是皇帝還是淩長壽都不想將矛盾擴大化,他們只想著先等榮陽頭七過去。
等榮陽頭七一過,八皇子又南下,李暮歌就沒怎麼上過朝了,良嬪那會兒身體特別不好,她主要是留在梧桐殿守著良嬪。
所以她沒有發現,朝堂上的暗潮洶湧。
起初兩邊還相安無事,淩長壽沒找事,皇帝也沒主動挑事,皇帝甚至還一門心思想要去找找看有沒有仙家遺跡,找找有沒有讓他重新年輕起來的丹藥。
淩長壽不知道在忙什麼,有時候甚至不去上朝,好在沒人在意他去不去朝會,不去更好,省得被人當面陰陽怪氣。
大臣們都以為雙方會相安無事下去,沒想到前幾日,皇帝突然找上淩長壽,希望淩家交出一部分兵權,他讓淩老將軍和姜家那位老將軍學學,讓年輕人在戰場上多磨練,人老了該享享福,回長寧來享福吧。
淩長壽的態度是非常斷然地拒絕。
“直接拒絕了?”
李暮歌聽到這兒插了一句嘴,她是沒想到淩家人會如此“坦誠”,直言不諱啊。
“宮裡傳出的訊息是如此,非常直接得說,西北離不開淩老將軍,年輕將領性急容易出事,不能拿西北百姓的命做磨刀石。”
顏士玉的表情也很古怪,她也沒想到,會有臣子敢這麼跟君主說話。
淩長壽這話跟直接罵皇帝不愛惜子民,枉為天下之主有什麼區別?
李暮歌暗道一聲有骨氣啊,示意顏士玉接著說。
顏士玉描述了一下皇帝的反應:“陛下當即大怒,怒斥淩家有謀逆之心,淩將軍自然不肯認罪,與陛下陳述淩家在西北的戰功,陛下則拿出了賬本,說是這些年來,淩家倒賣軍械給胡族,淩將軍看完後直說賬目是假的,但倒賣軍械一事確實有,在西北的時候,他讓溫少卿幫忙查過,倒賣軍械的是楊家人。”
直接就把楊家人給賣了。
還是當著皇帝的面給賣了,甚至淩長壽還掏出了另一本賬本,上面詳細寫了楊家人是透過什麼渠道,又是以什麼名目,多少價錢,將大莊精良的武器賣給胡族。
比起皇帝手裡的賬本,淩長壽的賬本更加詳細。
“嚯!這不是違背君意了嗎?”
李暮歌笑了,淩長壽手裡的賬本是溫崇文查過的,溫崇文是皇帝的心腹,所以皇帝是知道淩長壽查到了楊家頭上。
皇帝不說,只指責淩家,顯然是想要保下楊家。
畢竟太子現在只剩下楊家可以依靠,如果再沒了楊家,對上大公主,太子將毫無勝算可言。
結果淩長壽一點兒不按皇帝心意出牌,楊淩這對昔日的好搭檔,儼然是直接反目成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