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怎麼會聽見,乖巧的外甥女在他面前,用平淡的話語,冷漠的表情,說出要弒親的話來。
“榮陽不止一次要殺我,如今我不過是反擊罷了,難道只準她殺我,不準我殺她嗎?”
李暮歌見寧澤世半天沒說話,有些耐不住性子,又解釋了一句。
她希望能得到寧澤世的幫助和理解。
寧澤世真的理解不了一點,因為寧家的環境和皇家不同,寧家的兄弟姊妹之間,關系都還算不錯。
哪怕是在寧家大多數人眼中離經叛道的良嬪,寧澤世依舊念著那一份姐弟之情,他和寧寄錦最大的矛盾爆發後,也不過是幾年不怎麼聯系,遠沒到互相殘殺的地步。
“舅父,我打算聯合姜家二娘子,截殺榮陽。”李暮歌見寧澤世一直不說話,便知道他是在猶豫了,她沒給寧澤世太長思考的時間,直接將自己的謀劃說出,“此事只要說服太子,事也就成了大半。”
“說服太子?”
寧澤世情緒其實還有一部分陷入在對姐姐重病一事的悲傷中,冷不丁聽見外甥女的話,他腦子是真轉不過來。
現在轉過來了,又理解不了外甥女的話。
“殿下,榮陽公主與太子殿下是盟友,他們關系一直很好,多年來互相扶持,共同對抗大公主,只要大公主還在一天,他們之間的關系便堅不可破。”
寧澤世希望李暮歌能夠明白,截殺一事能做,但想要離間榮陽和太子,有些困難了。
“這天底下哪裡有不可撼動的同盟?舅父別忘了,榮陽同樣是皇嗣,她身後甚至還有淩家,有兵權!難道太子不曾想過,有朝一日榮陽背刺他,劍指皇位的場景嗎?”
寧澤世想說太子應該對榮陽公主很信任,可這話他說出來,自己都不信。
皇室鬥爭之時,所有人都是敵人,怎麼可能有人全心全意信任自己的敵人!
如果太子真是那麼一個誠信之人,他的太子之位早就被大公主給奪走了。
“只要他內心對榮陽有一絲忌憚,他就不可能放棄眼下的好機會,只要淩家出了事,他立刻就會踹開榮陽。姜家是他下一個目標,東宮身後不能沒有兵權,用姜家便可說動太子,只要舅父願意替我去做這個說客,我有至少八成把握成功。”
八成,實在是不低了。
寧澤世不安,他問道:“為何要選臣?殿下,臣笨嘴拙舌,恐會耽誤殿下大事。”
寧澤世不是推辭,他是真這麼覺得,因為他這個人真不是個八面玲瓏的人,讓他去說服別人,恐怕別人能反過來說服他。
“正是因為舅父往日裡比較實誠,太子才會相信我的誠意,相信姜家的誠意,況且寧家這邊,只有舅父身邊沒什麼探子。”
李暮歌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之前她接手六公主的部分遺産後,就發現六公主的人基本上全都被人盯上了。
六公主本來就不是個低調的性子,再加上寧家是良嬪本家,更是六公主心腹,六公主身邊的寧家人,身邊的探子比馬蜂窩裡的馬蜂還多。
與之相反,一直以來與六公主關系不佳,又安安分分待在國子監教書的寧疏白父子,身邊幹幹淨淨的,幾乎沒有任何人的眼睛。
多年來,父子倆書呆子的形象深入人心,導致很多人在政鬥的時候,下意識就將這一類“書呆子”型官員排除在外了。
李暮歌需要有一個局外人來破局,寧澤世就是她看重的局外人。
寧澤世沒想到,他太潔身自好遠離紛爭,竟然給他招來了這麼大一件事情,涉及太子,此事更得小心謹慎。
多年來遠離朝堂,結果直接被親外甥女一腳踹到漩渦中心去了,寧澤世心情複雜。
李暮歌想,寧澤世要是後世人,估計早就一口一個坑舅了,誇她是個“孝順”外甥女。
唉,她也不想如此,這不是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嘛。
榮陽跟之前的小卡拉米們可不一樣,她是真的難對付,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才能順利應對。
而且她必須將這一次截殺安排得明明白白,務必要一擊必殺,不能給榮陽茍延殘喘下去的機會。
更不能對淩家打草驚蛇,還得掃清尾巴,以免日後被淩家纏上。
淩家就算此刻被皇帝厭惡,也不代表淩家就完了。
皇帝的厭惡在沒有産生實質性傷害前,完全可以當做不存在,而且皇帝本身的態度,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變化。
或許在魏王和榮陽一前一後死了後,皇帝會看淩家順眼許多,畢竟到時候淩家就跟現在的覃家,沒什麼兩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