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暮歌按理說不應該在這裡站著,她應該跟十二、十三一樣,在後宮老實待著。
還好之前科舉改制立功,不然今天這熱鬧場面,怕是要看不見了。
李暮歌心裡感嘆自己有先見之明,同時也感嘆大公主夠狠的。
當初大公主萬壽宴上送遊隼,在朝廷百官與皇嗣們面前丟大臉,看今天的陣仗,大公主這是要將那日的臉面掙回來,能通知的人,幾乎都通知到了。
李暮歌不覺得那幾個平日裡不見人影,今天突然上朝的皇子公主是自己探聽到訊息的。
不可能,大公主不會提前洩露訊息,要是訊息傳到太子耳中,今日還怎麼搞事。
必定是大公主特意通知,就跟昨天大公主跟她說,今天一定要來上朝一樣。
皇嗣一般是按照排名排位,不過李暮歌身有功績,還有封號,她的品級比沒有封號的九皇子要高,比向來不插手朝廷政務的四公主也要強上些許。
八皇子秦王也比四公主與九皇子要強,所以他同樣排在面前。
於是站位變成了太子在前,大公主緊隨其後,之後是榮陽和秦王,李暮歌站在縈關公主前面,九皇子站在最後頭。
因為離得近,所以李暮歌趁著皇帝還沒來,拉著縈關公主聊了會兒天。
主要是李暮歌詢問四公主身體怎麼樣了。
縈關公主是個看上去非常溫柔的人,幾乎算是好欺負了。
她身體不太好,所以平日裡臉上總是帶著些許蒼白,說話時也有些氣力不足,所以說話慢吞吞的。
和大部分性情風風火火的李氏公主們都不同,李暮歌覺得比起自己,縈關公主更像是個穿越者。
穿越前肯定是個名門閨秀,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受過良好教育,擁有完美禮儀的宅女。
縈關說她身體沒有大問題,又體貼地詢問了一下宮裡良嬪的身體狀況,安慰李暮歌不要太焦急,千萬要注意身體。
關心到了方方面面。
李暮歌穿越過來後,第一次感受到那種溫和的善意,是真的很純粹的那種來自於姐妹的善意。
這讓她一直到皇帝落座,都還有些出神。
好在今日主角名單裡沒有她的名字,她站在朝堂上,怎麼出神都無所謂。
朝會開始,前頭又是力行哭窮,六部的人輪番上陣,一個個哭自己部門有多難。
每天難得好像這個國家要亡國了一樣,李暮歌都聽出繭子來了。
皇帝處理政務幾十載,是個熟練工,能從那些哭窮裡聽出六部的訴求,並且很快解決,這一點李暮歌還是挺佩服他的。
老登能坐穩皇位,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兒真本事。
聽說老登年輕的時候更厲害一些,上了年紀,越來越拉胯,他以前當皇帝的時候,六部不會這麼哭窮,是因為發現不哭窮,皇帝會覺得他們部門過得特別好,然後上壓力,六部因此改變了方案,成天唱大戲。
李暮歌在這件事上,更佩服六部尚書的能屈能伸,以及靈活應變,還有他們在演技上的無師自通,每一個哭得都比後世明星哭得真情實感。
李暮歌想,其實能理解大臣們演戲為什麼那麼好,後世明星哭是賺錢的,哭成啥樣都能賺到錢,無非錢多錢少的問題,而大臣哭是活命的,哭不好是真會死。
由此可得出結論,人類的潛力無窮,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愧是聖人之言,震鑠古今!
在李暮歌無聊到亂想時,六部流程終於走完了,皇帝問可還有事啟奏,後排一個言官走了出來。
言官就是禦史,李暮歌覺得幹這工作的大臣一定一點兒都不內耗,因為他們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懟天懟地,每天看誰不順眼就參誰!
當然,真正開展工作時,禦史言官們肯定也很難,他們的工作絕對沒有李暮歌想得那麼美好,甚至往往工作內容與李暮歌的想象是相反的。
他們不光沒法懟天懟地,還得學會打碎牙齒混血吞,他們如果想要加官進爵,想要在朝廷站穩腳跟,必須得“拜山頭”,也就是進行站隊。
就這麼說吧,大莊的朝堂上一定有中立的大臣,但絕對沒有中立的言官!
言官想正直,想不拜山頭?那就等著一腦袋撞死在柱子上,或者是被調到其他部門,又或者直接被人趕出長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