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端華大公主求見!”
皇帝話音剛落,外頭就有小黃門前來通傳,皇帝當即一喜,從軟榻上坐起來,一揮袖讓宮女離開。
隨後他給梁忠一個眼神,梁忠馬上出門,同小黃門道:“傳端華大公主!”
小黃門出去,沒多時,端華公主李曦年就走進屋中了。
大公主此刻有些忐忑,她不知這麼做到底對不對。
十四怎麼就能說,父皇一定等著她入宮呢?還說只要她親自開口,六公主這個罪名就定下了。
她一句話能如此管用的話,太子怎麼可能還當太子!
大公主不相信李暮歌的話,卻還是心裡有一分期待,她想起了母妃還在世時,父皇母妃和她,他們三人就像是民間普通的一家三口,溫馨極了。
縱使偶有爭吵,也會在母妃的勸說中和好。
想到母妃,大公主心情悲痛起來,她進屋後對坐在上首的皇帝行了一禮,開口卻隱隱帶著哭腔。
“兒見過父皇,父皇萬安!”
“免禮,端華,你都多大了,怎麼還哭了呢?可是有人欺負你了?是不是駙馬!”
皇帝見大公主竟眼淚婆娑,立即怒了。
大公主搖搖頭,說是來宮裡的路上,她聽見有人說她是災星,說長寧鬧鬼都是她害得,她哭訴自己實在冤枉,工部起火之前,她都不知道工部有個叫陳錄的主事,怎麼能說是她害得呢?
還有魏王的死,明明是魏王自己喝多了失足,當時十四也在,把十四嚇得夠嗆,她當時遠在大公主府,魏王的死怎麼就跟她也有關繫了。
大公主一番哭訴下來,皇帝的表情肉眼可見的溫和了許多,他看著大公主,就像是在看小時候因為摔倒,會撲到他懷裡痛哭的小孩子。
一轉眼,他的女兒已經這麼大了。
“當然不是你的錯,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些人就是讀書讀得少,成日裡就會胡言亂語,端華,到父皇身前來。”
大公主起身,走到皇帝跟前,皇帝伸手,想要像小時候那樣,摸摸大公主的頭。
大公主乖巧地低頭,皇帝伸手,看著大公主滿頭珠翠,最後手掌落在了大公主的肩膀上。
他重重拍了兩下,語重心長地說道:“端華,你已經長大了,早已為人母,你該知道自己身為大公主身上的責任有多重,整個大莊,全都看著你呢,千萬不要讓朕失望。”
不要做那不忠不孝不義的亂臣賊子。
大公主神情微變,她鄭重點頭,看著皇帝的眼睛道了一句:“兒知道了。”
皇帝深深凝望了她一眼,像是要藉此看清大公主的內心,大公主不閃不躲,眼神堅毅,沒有半點心虛之色。
至少此刻,大公主是真的不心虛,
因為她從沒有想過讓皇帝失望,不光不想讓皇帝失望,她也不想讓先帝失望。
該她得的,最後終究都屬於她!
皇帝最後滿意地笑了,他擺擺手,示意大公主沒事可以離開了。
父女倆全程都沒有談論六公主的事情,但在無形之中,他們已經形成了某種默契,那就是六公主將會成為此次黨爭的犧牲品,她將代替大公主,成為那個致使熒惑守心異像發生,長寧城一直紛爭不斷的“災星”。
沒過兩日,郭家上書,說郭勇騎馬摔傷了腿,恐怕要推遲與六公主的婚期。
皇帝準了婚期拖後一事,並沒有開口解除郭勇與六公主的婚約,更沒有說其他,顯然是打算等眼下的風波過去,再給六公主舉辦婚禮,屆時再給六公主封號。
良嬪知曉此事後,沉默了許久,最後於深夜,到了春和宮。
李暮歌當時都已經要睡了,沒想到良嬪趁著夜色過來,她重新穿回衣裳,簡單梳了梳頭發,便見到了良嬪。
良嬪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讓她救一救她的親姐姐。
“你六姐是無辜的,此事她最冤枉,你必須救一救她。你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妹,她若是就此失勢,日後你在朝中必將孤立無援,寸步難行啊。”
良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恨不得將道理掰碎了塞到李暮歌腦子裡,讓李暮歌意識到,在朝堂上有一個親姐妹相互扶持會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