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莉雲往灶裡加了點棉花杆,笑著道:“從前來可沒有這些壇子,都是你弄得吧?”
“嗯,”微蓁輕哼一聲:“祁晝做飯難吃死了,連酸菜和辣椒醬都不會做,都是我逼著他弄得,不然我做飯都沒有配料。”
邱莉雲看了眼祁晝抓起來的酸菜,一看就是蜀城那邊的特色。
不由道:“他一個大男人,肯定不講究,還好你租了他的房子,不然他哪能吃到這麼好吃的菜。”
“嗯。”微蓁贊同地點點頭,“我也這麼想。”
“……”
炒好螺螄,微蓁把蚌肉焯水,燒熱油用酸菜爆炒,除去肉中的腥氣,只留嫩爽和酸辣。
為了歡迎一家三口來做客,微蓁還蒸了一隻辣雞,讓他們嘗嘗自己的手藝。
“比我和張智傑做的好,”邱莉雲豎起大拇指,“我們燻得沒那麼透徹,還要再晾晾。”
“掛在廚房裡就好,”微蓁道:“過年就能吃了。”
“我也這樣想,”邱莉雲問:“你們今年要灌香腸嗎?聽說縣裡有專門灌香腸的攤子,完全不用自己動手。”
微蓁望向祁晝,男人頷首道:“臘肉臘腸存放的時間比較久,可以多做些。”
“那行,下次趕場我們一起去。”
吃過飯,一家三口便回去了。
微蓁收拾桌子,祁晝在廚房洗碗。
十二月,天氣更冷了。南疆的棉花基本撿完。
祁晝找人把棉杆拖回來堆在院子外面,燒火煮飯可以用到。
“走吧,”他敲了敲微蓁的屋門,“去塔河看看。”
冬天的塔河長時間處在枯水期,只有幾處水窪還能看到魚的影子。
兩人提著水桶,拿著抄網和魚竿在沙地上行走,一點也不擔心陷進水裡。
祁晝挑了一處離塔河公園比較近的水窪,往前是以前被鐵絲網籠罩起來的胡楊林,樹葉落盡,呈現出蕭瑟的景象。
陣陣冷風吹過,水面泛起層層漣漪,微蓁沒有看到魚的身影。
祁晝也不著急,撒了點包穀粒下去,將自制的魚竿丟到稍微深一點的水裡,隱約可以看到魚口。
“有小魚,”微蓁驚嘆道:“好像是狗頭魚。”
狗頭魚是邊疆的特色魚種,大多隻有手指長短,肉質細嫩,吃起來不用擔心魚刺卡喉。
祁晝魚竿微動,提起來就是狗頭魚。
微蓁趕緊把水桶拿過去,“多釣點,晚上可以吃炸魚。”
她環視四周,看到幾處小水窪,拿著抄網跑過去,果不其然看到了水裡遊來游去的狗頭魚,把大個的全都收了。
兩人在大大小小的水窪裡忙了幾個小時,找到差不多小半桶魚,個頭都不大,做炸魚剛剛好。
回到屋裡時間已經不早。
祁晝把魚收拾出來,微蓁從櫃子裡取出紅薯粉,加入鹽巴味精花椒粒,調成糊糊,把小魚丟進去裹上一圈,再放進鍋裡小火慢炸。
高溫讓魚肉迅速成熟的同時,也散發出濃濃的香味,麵糊鼓起來,變得又酥又脆。
微蓁夾了一條遞給祁晝嘗味道。
祁晝就著筷子咬了一口,很香,就連裡面的魚肉都酥了。
微蓁讓他把火燒大點,重新複炸,這次更香了。
晚上她和祁晝邊喝稀飯邊吃炸魚,別提多快樂。
“可惜天太冷,大部分魚都躲起來,不然還能抓更多。”
“明年夏天再說。”
十二月中旬,張智傑一家叫他們去縣裡灌香腸,微蓁在郵局拿到了林母寄來的包裹,有錢有冬衣,還有一封信,說她臘月初十前後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