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夫人不由多看了喻寶園一眼,這麼小的兩個孩子還真學會了。
更重要的是,竟然願意學……
寶園繼續,“如果他們想在家中也嘗試自己吃東西,那就給他們創造環境,讓他們自己去做,家中盡量多配合,也多鼓勵他們,他們會更樂意。吃飯的事情雖然不大,但是自立的第一步,這對他們來說,很不容易,但也很願意。”
“好。”華夫人應聲。
從賀淼身上的自理能力喻寶園其實能看出華夫人和賀大人很在意小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所以寶園同華夫人說起這些的時候,華夫人沒有像陸衍昨日一樣問為什麼要他們自己吃飯,因為華夫人的理念和她是一樣的。
寶園接著往下,“自由活動的時候,賀團團一直在聽繪本,他很喜歡,而且也一直很安靜得融入聽繪本的環境中,會問問題,但是沒搗蛋。”
這點讓華夫人意外,“同團團的性格不怎麼像。”
寶園笑道,“是啊,有些孩子會喜歡反性格區域。比如平日裡很安靜得孩子,喜歡各類樂器和聲音的工作;平日裡喜歡蹦蹦跳跳,一刻都不老實的孩子,有時候會喜歡安靜看書,畫畫,這些都是有可能的,也都是正常的。這說明,這段時日,他們正處於某一類敏.感時期,對某一類事物尤其感興趣。小孩子的天賦和興趣,往往會在一段時間內充分積累,然後在某個時間段以忽然,或者逐漸的方式表現出來。團團很有語言天賦,華夫人您留意到了嗎,團團其實很會講道理,說明他的聽說能力出眾,所以他會對像繪本這類的事物感興趣,因為他正處在語言.感期,而聽繪本,恰好是一種能滿足敏.感期對聽說能力的需求,也同時能夠開啟想象力的活動,所以會很吸引團團。”
說到這裡,寶園忽然想起團團說過的話,微微頓了頓,又繼續同華夫人道,“對了,華夫人,賀團團平日應該缺少朋友,他希望交朋友,也希望別人能關注他。幼兒園中賀淼年長些,扶光同他年紀相差不多,他很願意融入男孩子的隊伍中,今日無論是聽繪本,還是後面的自由活動,他們三個男孩子都在一氣,團團很需要這樣的社交。”
華夫人好奇,“不會鬥嘴和爭執嗎?”
賀團團在的地方,惡作劇和搗蛋都在。
幾個男孩子很難能和平相處。
早前來府中玩耍的孩子,大都開始能玩到一起去,隔不了多久就鬧騰反目了。
寶園莞爾,“小孩子之間的分歧很正常,但不可怕,他們本來也需要學會在這樣的環境中相處。小孩子需要成人的保護,但也需要自己有能力應對這些爭執,所以,爭執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
華夫人緩緩斂了笑意,但眸間卻有探究在,“你是第一個同我說,小孩子之間有爭執,但爭執未必就是不好的人。”
寶園笑了笑,“夫人也這麼覺得,不是嗎?”
華夫人看她。
寶園繼續道,“夫人將賀淼培養得很獨立,自立,就是希望他能有自己應對事情的能力,應對爭執和分歧也是。幼兒園的這些孩子裡,有兩個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很突出。其中一個是賀淼,另一個,其實青黛。青黛年紀雖然小,但很有主見,她也有同人起爭執的時候,但她知道怎麼避開爭執,也就是不在情緒上說話和慪氣,所以,小孩子有時候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具有解決問題能力。”
華夫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除卻平遠王和對待孩子專業之外,華夫人好像慢慢開始有了喜歡喻寶園的第三個原因。
“夫人您看,自由工作時間米寶幾乎都花在了粉紅塔上。粉紅塔是一個有助於小孩子構建大小概念的教具,米寶探索了這麼長時間,是對大小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和興趣,所以回到家中的時候,很可能會主動去做一些比對大小的行為,這個時候不用打斷她,讓她自己慢慢思考和總結,這樣抽象的概念,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有些難,所以她不是在發呆,是在思考。”
華夫人很少聽人說起這麼多關於小孩子的事情,尤其是客觀的,華夫人是覺得很趣。
好像無趣的日子都慢慢有聊起來。
“在幼兒園中,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賀淼,信賴賀淼,有需要幫忙的時候,他們都會找賀淼;賀淼看到誰有需要幫忙的,也會主動去問。很多小孩子在家中和在學校的社會屬性是不一樣的,所處的環境不同,激發出孩子身上的屬性也不同。小孩子同我們都一樣,有很多面。”
華夫人也笑著點頭。
耳邊是不遠處,賀淼給賀團團和米寶讀繪本的聲音。
在華夫人印象裡,家裡幾個孩子從未這麼和諧友愛過。
如果說昨日那麼詳細的反饋,喻寶園可能是為了討好她,所以特意對賀淼有細致的溝通,因為她是賀淼的母親;那今日說起的團團和米寶也這麼細致,就是他真的很喜歡同這些孩子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