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要嘗嘗?”
小白小雞啄米似的點頭。
之前先出鍋的紅豆酥應當已經涼了,小白可以吃了。
小白轉頭看了看四周,寶園沒有提醒,他自覺去了一側的水盆洗手,口中還念念有詞,“寶園說的,吃東西前可是要洗手的哦~”
寶園不由笑了。
小孩子最容易忘記的就是洗手。小白雖然年紀最小,但同明月和阿哲比,是最有秩序感和規則感的一個。
“可以擦手了!”等洗完小手,小白又主動要求。
寶園遞了手帕給他,還不忘誇贊,“不在幼兒園裡都能記得洗手擦手,小白,你是一個很認真,很懂事,也很有規則感的孩子。”
對小孩子來說,誇贊要具體,及時,這樣,他們就會對做過的正確的事情印象深刻,且樂於再次去做。
小白眼睛笑彎成了一條縫,然後才伸手去拿紅豆酥。
這麼小的孩子,平日裡都是管事媽媽在喂飯,不說筷子,連勺子基本都不怎麼會用,自然是上手。
“小心燙。”寶園提醒。
小白將手縮了回來,是已經有初步的危險意識,但又不具體。
小白問道,“寶園,哪個不燙呀?”
“最左手邊那個。”寶園特意說的。
這一批紅豆酥都是一道出來,相差不了太多,寶園是想趁這個時候測試下小白。
果然,小白愣了愣,手在紅豆酥上停留了片刻,然後依次看了看自己的兩隻手,稍微有些懵,然後眼巴巴看向,“寶園,哪個是我的左手呀?”
寶園笑了笑,果然如此。
一般來說,剛入幼兒園的孩子大都和小白一樣,三歲左右,其實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大都分不清左右和前後。對方位,大小,這樣的概念認知都很模糊。
譬如,有的能知曉自己的眼睛鼻子在哪裡,有些則是需要經過大人的提醒才能反應過來。
這些原本在入園評估的時候都會透過遊戲的方式,細致,全方位得測試,讓老師可以全面掌握入園孩子的情況。
也能讓寶貝們透過遊戲的方式,盡快和幼兒園的老師熟悉,以及親近起來。
明月,小白和阿哲幾人的入園評估沒有特意做,但眼下就可以,不用刻意。
寶園伸手,在小白的左手上點了點,“喏,這個是小白的左手。”
小白仔細看了看,神奇得“哦”~了一聲。
“那小白的左腳是哪隻呢?”寶園順勢問起,小白當即會意,這是做遊戲呀!
小白趕緊跺了跺右腳,然後咯咯笑起來,再然後,又拼命搖頭,“不對不對!”
最後重新跺了跺另一隻腳,“左手和左腳在一邊!”
見寶園點頭,小白又哈哈哈笑起來。
還有比做遊戲更讓人開心的事嗎?
小白又眼巴巴看向寶園,一雙眼睛裡寫滿了躍躍欲試。
好像說,還要玩!還要玩!
喻寶園從善如流。
“寶園也想吃紅豆酥了,小白,寶園想要最大的那個,你能幫寶園找找嗎?”
小白一隻手放進嘴裡,一手在一堆紅豆酥上游走,最後,挑了其中一個,“這個!”
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