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夏太感動了。他必須要拿給陳驚杭看,讓陳驚杭也感受到家人的愛。
正好借這個機會,他想和陳驚杭解釋關於beta可能存在生殖腔的事。
梅姨說今天家裡的司機會接他回山上別墅。
陳驚杭肯定給他準備了生日驚喜,不過肯定沒想到他也會有驚喜。
遊夏捯飭了一番,提著裝著娃娃的盒子,剛走出宿舍門,差點撞上人。
丁一然拿著一支玫瑰花站在門口等他,“別誤會,幫人送的。”
把花交到了遊夏手中,還塞了封信,丁一然就跑了。
信的表面大面積泛黃,看起來有很多年頭了,卻保管得很好,封口存在火漆印章。
丁一然領教過陳驚杭的脾氣,斷然不會替別人送玫瑰和信給他。遊夏判斷,這些是替陳驚杭送的。
他拆開信封,裡面的信紙同樣泛黃,上面寫著:
【第一年 嬋江的河幹了,還是找不到你。】
遊夏心頭一擊。在去年,宣懷和他說過,六年前一次大幹旱,嬋江的水曾幹涸過。
所以這是一封他“死後”第一年,陳驚杭寫給他的信。
遊夏走出宿舍樓,到宿舍門外,收到了第二支玫瑰和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同樣泛黃、陳舊。拆開火漆印章,遊夏看到了第二年陳驚杭寫給他的信——
【第二年 只是當時已惘然。】
遊夏記得這句詩——“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他還記得那節語文課。老師提問過他們,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當時”就清楚知道,並非惘然,還是,“當時”惘然,現時追悔莫及。
他當時懶得思考這個問題,只記下了老師給出的個人見解,以防考試會遇到。
老師說,她所理解的這句詩表達的意思是:時間永不停歇,縱然再珍惜,再彌足珍貴,美好的事物總將逝去,化作追憶,無可奈何,深感惘然。
遊夏攥著這封信。陳驚杭承認過,很早就喜歡他。
只不過因為家庭遭遇養成的性格和戛然而止的青春,這份喜歡還沒宣之於口就已失去了告白的物件。
寫這封信時,陳驚杭的心情該是複雜的,後悔、無奈、惘然……
接下來,直到走出校門,遊夏都能收到朋友們代送的玫瑰和信。信封越來越新。
【第三年 他們步入正軌,而屬於陳驚杭的那條鐵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再也沒有火車經過。】
記憶在時間面前經不起考驗。即使他真死了,到了第三年,或許大部分人早就忘記了他,被他所影響的生活會步入正軌。
【第四年 做夢了。夢到了你打球。可惜,差一點就能讓你回頭看我。】
【第五年 回過神,已經來到了嬋江邊。】
第五封信和第五支玫瑰是等待在校門口的司機轉交的。這時,遊夏下半張臉深埋進冬季厚重的衣領,眼眶泛紅。
——陳驚杭那個笨蛋能不能快點出現,不要這麼折磨他。
甚至在一個紅綠燈路口,遊夏從視窗收到了路邊一個穿著大熊玩偶服的人遞給他的玫瑰和信。
【第六年 很想聽別人提起你,提起我不知道的關於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