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無戰事!柏林中午的陽光,照得使人有些懶洋洋。
吃過兩廚子給做的午餐,周坤、張偉和皮特三人,索性端出幾張椅子到室外曬太陽。
如果說安全,除了地下室稍微保險一點,身處室內和室外其實沒什麼兩樣。如防衛軍幾炮打來,木質別墅裡的人將死得更快。室外猶好一些,至少一個翻身,便可進入一個上午挖成的簡易戰壕裡躲避。
周坤讓皮特一遍遍地述說他今早的‘勇敢’過程,想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說著說著的皮特,嘴巴里蹦出一個詞語:“容克貴族!”
迎領他的中尉、上尉和那上校,給皮特感覺出他們的不一樣,遂是他們身上透露出的貴族氣息。
周坤和張偉不知曉容克貴族是什麼!是曾經德國的貴族,還是魏瑪共和國的新晉貴族?
皮特遂給兩人一一道來:“容克貴族”原指無騎士稱號的貴族子弟,泛指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
其起源於16世紀,容克被分為作戰容克、宮廷容克、議院容克和鄉村容克等不同型別。在德國曆史上真正起過較大作用的是鄉村容克。
鄉村容克泛指普魯士的貴族莊園主,主要是征服易北河以東地區、並在那裡進行殖民的德意志騎士領主的後裔。他們集領主權與鄉村政權於一身。
鄉村容克具有粗獷、暴戾、眼光狹隘的特點。16世紀,容克為了擴大谷物生產,大量強佔易北河以東農民的土地,以農奴勞役經營商品生產性的大莊園經濟。
19世紀以來,普魯士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方瓦解了容克的經濟基礎封建莊園。
為此,普魯士王朝把重要軍官職位和政府官位賜給容克作為補償。容克的莊園經濟,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大部分容克開始資產階級化,但仍保留許多封建殘餘。
容克地主階級在政治方面屬於極端的保守主義,主張君主專制,崇尚武力,贊成對農業採取保護主義,其代表人物是俾斯麥。
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標誌容克資產階級統治的最後形式。帝國國會中的德意志保守黨和國會外的農民同盟均代表容克利益,軍隊中的軍官也多出身於容克,從而使整個德意志帝國打上容克的烙印。
經過了很多年的發展,普魯士帝國已經沒有多餘土地、封給一些新興的貴族。但貴族又是組成帝國的主要部分,所以普魯士帝國透過幾種方式消化這些貴族:
給出爵位後要求其服兵役,這形成了最早的德國職業軍人;
修改繼承製度,將一些多餘的貴族透過制度規範、使其離開父母的封地,去侵略別人的土地為普魯士帝國奪得更多的土地。
這是一種解決貴族階層人數不斷增長的辦法,亦將本一個類別的容克分成幾種大利益群體。即從最基本的鄉村容克,分成資本容克、政治容克和軍隊容克三大類。
普魯士的容克貴族制度,便是德國最具侵略性的根基,其階層亦是發起一次次戰爭的基礎。
魏瑪共和國時期,容克敵視共和政體,支援希特勒執政。但希特勒的納粹黨在國會中日益加強的勢力,亦對不少政治容克和經濟容克的地位與利益產生了威脅。
好在容克貴族的基礎,即最具有實力的鄉村容克,始終站在希特勒一方,遂系德意志在一戰後快速崛起的主要因素。
希特勒對德國是有功勞的,他和他的幕僚與‘精兵強將’們,利用英法之間的矛盾,利用大債主美國強加於英法的壓力,很流氓地說著:“你們不讓我們發展,錢就不還了,戰爭賠款也沒法給。”
結果1元新馬克等於一兆元舊馬克的錢,也沒支付多少賠款,大多用來搞軍事裝備和提升德意志國民經濟。所以二戰初期的德國是相當富有的。
再就是希特勒的霸權,整合了德意志魏瑪共和國混亂的政治體系,提升了德意志的軍隊數量和軍事裝備。
雖然這個過程中,有不少容克貴族軍官跳出來干涉反對,甚至於後期直接展開對老希的暗殺。但德國的軍力,包括國防軍、黨衛軍,海陸空軍,全都牢牢掌握在阿道夫.希特勒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