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的遺體亦莊嚴地放上馬車,他們是西海灣英雄,遂是日耳曼英雄!
馬提亞斯留下一輛,自己也留了下來,他本意要在此等待炮兵班的歸來。
“馬蹄,你先回去吧!我替你去搜尋炮兵班,牽制任務亦讓丹尼中隊來完成。”
丹尼爾問過馬提亞斯整個戰鬥過程後說道。德國人亦重情義。
“不!牽制任務凱恩中隊完美地完成了,彈藥和體力消耗使我們無法再執行牽引任務。丹尼爾你可以幫助我們繼續去執行任務,但我要去尋找炮兵班,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活著,可我堅信他們還活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馬提亞斯改變了主意,很是倔犟地說著。
話說關於總部下達騷擾、延遲、牽引的任務命令執行,在凱恩中隊的堅持下,廖通明答應傷亡不小凱恩中隊,去執行任務也好,去報復也罷,作為了這些德國人的心結吧!
因為如青川支隊追擊上來,在咚二堡的總體佈防與堅守上,321作戰旅尚未到達,人手是不夠的。
誰知這個不滿員的馬蹄中隊,自主去襲擊15旅團陣地、伏擊裝甲車和機槍隊突擊整個青川支隊,除了不確定青川支隊會不會被牽著往咚二堡去,整個命令任務,原凱恩中隊算是全部達成。
這就是德國人的倔犟。他們認為,只要日軍沒跟上來,任務便沒完成。丹尼中隊於這天色大亮之時,見到凱恩中隊的狼狽模樣,他們便主動代替、再去執行沒完成的所謂任務。
其實廖通明並沒有明確的指示,牛來不來,當有牛自己決定,總部總參謀處已有萬全之策。
可為何馬提亞斯和丹尼爾都自覺、主動去找日軍的麻煩?
武有貴指揮他們,他們會頂嘴、甚至拒絕執行,但對於直屬上司廖通明的指派,他們絕不打折扣。
怎麼說呢!很簡單,一根筋的德國人嘛!
牛蠢馬犟!極其對路。
小日本耍小聰明,實則比牛蠢;
德國人很犟,一旦發狂,怎麼的都拉不回來。
以他們來牽蠢牛,實在對應。
遂是那句“一根筋與死腦筋”,兩家人又對應上了!否則日後他們便成不了一根軸。
哼!‘軸心國’,希特勒這輩子最惱火、後悔和失誤的,便是與那必須派部隊保護其作戰的義大利和千萬人敵、萬萬人恨的小倭國結盟。
丹尼中隊在上半夜的戰鬥中也有死傷,但不足10人。中隊全員36個六人作戰小隊,於咚二堡留下包括傷員在內四個小隊的人員。
而只休息了兩個小時、被派來接應的32個小隊,卻拿過馬蹄中隊的接力棒,又再去牽牛!
當廖通明、蘇小明和總部的辛報國知曉如此的原由時,真是哭笑不得。
有著馬提亞斯的提醒,丹尼中隊的各小隊不再以明著的三三隊形出擊,而是以暗地的三三陣型接敵,以防備和儘量躲避日軍的大炮。
什麼是暗地三三陣型?那就是在即將接敵前,一路以教科書裡標準的三三佈局、挖著單兵坑至接敵,每一個波次只三分之一的小隊射擊,根據戰況決定是攻守還是撤退。
於這樣的戰鬥中,丹尼中隊將始終保持著三分之二的攻防力量。
這是德國人自己發明的。其實這方法很笨,卻意外獲得絕佳的效果。
事後,辛報國在總結會上說道:
“德國人笨到極點,但他們勇敢到了極點。用單兵坑來對抗120毫米重炮,純粹屬於自殺行為。但他們卻以無一陣亡、以極少人輕傷的代價,換來決戰的勝利!
我今天不是提倡德國人的勇敢和僥倖,僅僅希望大家從這個戰例裡面找出日本人的致命缺點。這是一個優秀的戰例、成功的戰例,不過單指唯一可用於日本人,皆因日本人的愚蠢。”
喜歡血染軍魂請大家收藏:()血染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