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2通用機槍,連名稱都懶得改,就命名為“電鋸”。
其的優點是射速最快達到1200發分鐘,平均20發秒,可靠性和壓制能力極高。更換槍管非常方便,開啟卡筍和蓋環將槍管托出,只需要幾秒鐘時間。
而缺點恰恰遂是它的優點,耗彈量極大,連續掃射十多秒鐘,一個彈箱的250發子彈就打光。克服這個缺點便需要射手將三發點射、小短射和掃射結合起來,以打擊更多的敵人。
已非希特勒電鋸了!嚴格的說,應該稱為西海灣電鋸。
它被最高長官授意改裝,以特種金屬的高鉻合金鋼改變其原有材質,兼具高耐磨性與耐蝕性。
新型材質堅硬用料少,槍身各部如兩腳架、中空的握把和槍托等,均採用泡沫鋁合金,使得電鋸的全重,從原來的11公斤降低到7.5公斤,更便於單兵或雙人組使用。
高鉻釩鉬合金鋼打造的槍管分為厚薄兩款,單兵使用的輕薄型,非持續擊發、槍管壽命延長到3萬發子彈。如射手能善於控制射擊節奏,小型戰鬥則無需攜帶備用槍管。
厚型槍管的通用型電鋸,使用在連營級和車載等的重火力配置上,槍管壽命達到5萬發以上。
電鋸的外觀也有大幅的改動,槍管和槍身截短減少100毫米,全槍縮短為1119毫米,配以高質量的管材、並不影響射程。
長原型的散熱孔改成如同花機關般的圓點形狀,導氣管更短小,與復進裝置裡的四根彈簧更加緊密,以減小套筒的外徑,整隻機槍不再感覺笨重,顯得精緻小巧些。
在槍身上加裝一個不影響瞄準的中空手提把件,能有效避免槍手轉移陣地時、被射擊後形成的高溫槍管而燙傷。
對裝甲車過癮的兩名火力手跑出數百米外,前出的突擊手截住他們倆,在尋得一處易於隱蔽和觀察的小樹林邊等待著。他們的任務有沒有完成,隊長不在,不是很明確。
警戒已變成監視,三個人幹著6人小隊的事,還要打日軍的裝甲車過癮,怪難為他們的!
突擊手趕緊朝著天上打出一發綠色訊號彈,告訴中隊部自己的退守位置,亦說明敵軍以更為接近。
日軍步兵已踏上那三人小組的原所在,六個散兵坑和趴匍的痕跡與一地的子彈殼,令青川支隊的尖兵中隊長很是氣憤。
6個人怎麼可能、怎麼敢襲擊大部隊人馬的先頭裝甲車?
假的、假象!東北軍的狡猾!支那人的奸詐!死啦死啦的!
他理所當然地連忙跑回到指揮官跟前,說道:
“將棍,報苦一馬死,支那軍大隊人馬剛剛從前方山崗撤離,屬下請求追擊。”
青川林木遂看著從裝甲車上抬下來的一具具死屍,這就被幹掉兩輛裝甲車,亦氣憤得拔出指揮刀朝前一指:
“速射山炮覆蓋延伸射擊,陸戰兩個大隊全體出擊,駐屯軍大隊作後衛。殺光支那軍,殺雞雞!”
在青川林木看來,敵軍大部隊如此無所顧忌地越過前方戰場、前來伏擊自己實力超強的支隊,那就代表前方的日本軍隊已經覆滅,再無所顧慮。
縱然敵情不明,遂以炮彈開路,炸也要炸出一條通道,方能知曉前方的戰況。
可憐且可悲的15旅團,剛剛被德裔一夥夥散兵蹂躪完,散開佈防、挖掩體連線戰壕的中隊部大隊部裡,足足被幹掉超過200人。
這沒死的300多人正挺著悲憤的心情收拾殘局,卻迎來了比他們人數還多的、地毯式的炮彈炮擊。。。
安德里小隊是此個襲擊中戰果最為豐富的小隊,出擊的安德里與凱特在狙擊手的掩護下,幹掉37名日軍,其中含有一名日軍上尉中隊長,安德里繳獲一把精緻的指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