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為德意志的精神、為西海灣的榮光,大不了去軍校訓練新兵,大不了被勒令退出特區軍隊。勇敢的戰士們,上吧!讓我們並肩作戰,凱恩與我們同在,衝上去。”
“不,停下、停下,全給我回來,發射紅色訊號彈,全中隊集結,迫擊炮準備。”兩段話自相矛盾。
馬提亞斯的壯志豪言尚未說完,他身後的5個小隊衝出去大半,但天空中三個方向出現多顆綠色訊號彈,這是敵人援軍出現的預約訊號。馬蹄只能大聲的叫著、命令著。
剛衝出幾十米的5個預備小隊悻悻迴轉,本無聊之極的兩門82迫擊炮的炮手們開始興奮起來,按規程,他們將成為而後的主角。
青川林木從卡車上的副駕駛座上下車,副官與大批士兵從車廂上跳下,佈置在少將的周邊,副官一面給青川遞上望遠鏡、一面指揮衛兵佈防,讓陸續下車的精兵對四周展開搜尋。
望遠鏡裡閃現的微弱光線、耳中聽到不太密集的槍聲、偶爾幾聲三八大蓋獨特的‘怕狗’射擊聲尤其明顯,這其中體現出著不少的資訊來源。
無火炮發射的炮彈爆炸,說明戰鬥的強度不大;不時連貫的機關槍或衝鋒槍的射擊聲,說明敵軍在進攻日方;聽不到日軍輕重機槍連射的聲音,代表被進攻的日軍可能已經被突破,更處於極其危險的地步。
三公里外即能將戰場形勢估計個大概,青川林木當不是個無能之輩。
他當即佈置到:“命令,立即設定重炮陣地備戰,速射山炮前出2公里待命,炮兵部隊派出觀察員,必要時給予炮火支援。第一梯隊由裝甲戰車開路,全速前往救援我被圍攻的友軍,打通與友軍的聯絡通道後,把他們的指揮官帶來見我。然後停止前進、立即佈防,派出斥候探查回報。”
日軍在迅速的展開。而安德里留下的三名隊員,首先發現敵人的增援部隊,西海灣軍人對坦克、裝甲車一類的不但不陌生,反而相當的瞭解。
到了特種與特戰部隊的這個層次,會駕駛是必修課程,會修理的亦不少,尤其德國人天生對機械敏感,於這日軍裝甲車的構造大多有所瞭解。
其的裝甲鋼板厚度不會超過8毫米,鋼板強度和密度都不大,說穿了便是焊上鐵板的小型卡車而已。
裝甲車上唯一的威脅,來自於裝甲車裡安裝的大正十三年式重機槍。
簡稱‘三年式’重機槍的槍身和槍管佈滿如同風冷式發動機的散熱片,它沿用法國霍奇克斯重機槍的供彈設計,以30發裝保彈板供彈,此種供彈方式的射速不會太快,發射速度為500發分鐘。
它開火時的槍聲是咯咯地叫,被稱為雞脖子模樣的啄木鳥。而為了其順利完成上彈和退彈殼,三年式備有油刷為子彈加上潤滑油,否則容易卡殼。它的槍身非常沉,拆開需要四個人抬部件,再有四人抬彈藥。
不過,‘三年式’重機槍的精準度很高,尺標射程2400米,最大射程4000米,安裝在裝甲車上便省去不少設計上的缺陷,給它瞄上了很是麻煩。
發現日軍裝甲車打頭援軍的安德里三人組,並不想發射過訊號彈便撤退。後方打得熱鬧,這邊卻手閒得發慌,好歹放幾槍吧!
青川支隊的裝甲車因此倒了血黴,青川林木少將如果知曉這其中的原由,一定比鈴木大佐果斷。
西海灣的排級火力組由二至三人組成,分別為觀察員、射手和裝填手,使用易於迅速轉移的兩腳架通用機槍。
而特戰或特種部隊的各支戰鬥小隊火力支援組,均由兩人組成,多般不分正副射手,兩人攜帶一挺‘希特勒電鋸’、一根備用槍管和一個基數1000發子彈。子彈分裝於4個供彈箱,總重量24公斤。
作弊者老王,更為特種部隊的各小隊配發了一個75發圓形穿甲彈鼓,便是為對付一般的裝甲目標而備。
身處小山頭上的三人一合計,很不樂意被安德里‘拋棄下’的突擊手,又很不樂意地從火力手身上接過兩個250發裝的彈箱,往退路偵查而去,誰讓他的衝鋒槍對裝甲車無用!
猜拳決定的主射手,興高采烈地將穿甲彈鼓裝上、上膛瞄準。輸了的暫時副射手,嘟著嘴用望遠鏡觀察,報著接敵距離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