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日本這個型別的國度,怎麼會有一個由女人做主的家族?
公元7世紀之前的日本,沒有天皇這種說法,”天皇”一詞起初是一種宗教術語,是華夏道教對宇宙的統領者的尊稱。在日本,早期的天皇不是實際的統治者,而只是一個象徵。久而久之天皇也就被神化為日本統一與永存的超凡脫俗的象徵,近乎宗教信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和國家建立以後,對朝鮮半島南部進行政治和軍事擴張,並多次向華夏多個朝代派出使節,接受其封號,以增強對外影響。
華夏既然有個武則天,不止她又來一個慈禧。不同於身處皇宮,日本的大阪有一個不為日本民眾所知的皇家旁系,化名山崎的山崎家族。
知道昭君出塞嗎?其實尚有大唐公主移居大和國。這位唐朝公主叫安樂公主李裹兒。
李裹兒,她除了祖母武則天,沒有怕過任何人。唐中宗是把對死去的邵王李重潤及永泰公主的內疚疼惜,統統移到了這個小女兒的身上了。他愛得已沒有了理智。時人稱,李顯是“愛一女而取三怨官怨、兵怨、民怨)於天下”。造成李裹兒權勢心極其嚴重,要比擬武則天。
但她有一個強勢的對頭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不能容忍安樂公主李裹兒貪婪殘忍而變態,李隆基帶軍隊突襲了皇宮,貶安樂公主為悖逆庶人。據說安樂公主死的時候為二十五歲。
有一種記載,說其實李裹兒沒死。她曾經將空白的赦書塞給父皇李顯,撒嬌弄痴地讓父親在上面蓋御印,然後拿回家裡,隨意填寫內容,任命官員。除了宰相和大將軍以外,沒有她不敢下的任命。於是數不清的官員士子,紛紛奔走於安樂公主府門下。安樂公主大致能與當朝強勢的太平公主分庭抗禮。
被貶後,空白的赦書李裹兒留了一份,憑著這份先皇的詔書硬是逼著太平公主流放了她,於是她到了日本。
不管是否被貶,李裹兒都是大唐公主。她上書天皇,力勸他進行改革,提示其重農事、強兵器、整朝綱、修道路。
《女系家族》,熟知歷史的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所謂的以女性為主導的家族,在日本這樣的國家是否真的存在?大男人至上的日本,為何有一個女權強於男權的家族。
日本是一個男權色彩極濃的國家,女人為主導的這種現象總是讓人感到意外。
日本的主宰者是男性,但偏偏有這樣的情況存在:日本皇室中的男性才幹不佳,或體質偏弱,不堪其任。在這種情況下,為防止皇權旁落,又出現一個強勢的女人,於是出現了世世代代由女人主導的女系家族。
表面上看,這種現象有悖於男權至上的規則,但從根本上說並不違和。因為,不論是男權當道還是女權至上,本質上都是霸權的結果。
天皇作為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的時間並不長。自公元6世紀大和國征服本州島和九州島的大部分地區後,天皇的權力達到頂峰。但而後的幾個時代,天皇權力被架空了近一千年的時間。直至明治天皇睦仁重新掌權。
明治天皇睦仁,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他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並實行“王政復古”,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實行明治維新。明治天皇在位四十五年期間,日本實現了社會、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發展,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並完成了帝國主義,以後走上軍國主義、稱霸世界的道路。
可明治天皇睦仁怎麼掌權的?這就與化名山崎的山崎家族、實則為李裹兒的後裔有關。
大唐時期的‘gdp’佔當時世界總產值的70,一名大唐公主會能帶上多少財物出國,而且是再也不能回去的公主。基於安樂公主透過空白赦書任命了大批實權官員,她可比野史中的徐福要厲害與誇張得多,安樂公主光帶走的軍隊與童男童女便達3萬。
公元686年,持統女皇成為了日本第三位女天皇,相傳她與李裹兒有關聯,或者她就是李裹兒。
不過在日本歷史上持統女皇的作為不大,也沒有留下過多記載。直到20多年後,元明和元正兩位女天皇的出現,方令世人眼睛一亮。
元明、元正天皇是日本歷史上的第四和第五位女天皇。元明天皇極富政治魄力,採取了三項重要舉措:鑄造銀錢和銅錢流通;興建平城京;任命能人作為重臣。
這些學足唐朝的措施大大促進了當時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奈良時代”從此拉開了序幕。
喜歡血染軍魂請大家收藏:()血染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