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喊口號,咱們來點實惠的,今晚加菜,殺豬宰牛酒水管夠,各部隊帶回。”
辛報國示意芩福趕快行動,芩福急忙跑步上前,對官兵們說道:
“各部向左向右轉,齊步走!日落西山,預備。。。唱!”
“日落西山紅霞飛
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
胸前的紅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米嗖啦米嗖啦嗖米都唻
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歌聲飛到南方去
司令聽了心歡喜
誇咱們歌兒唱得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誇咱們槍法屬第一
米嗖啦米嗖啦嗖米都唻
誇咱們槍法屬第一
一二三四”
不用說,這又是暢鵬的‘傑作’,他把朗朗上口的若干軍歌弄了出來,在部隊訓練期間合唱鼓舞士氣,像‘咱當兵的人、1234像首歌、打靶歸來、我的老班長、怕苦不當兵、中國軍魂、想家的時候、當兵的那一天、精忠報國’等,改動部分歌詞便在全軍推廣。
這些軍歌不但獲得官兵們的喜愛,在訓練中更是起著非一般的作用,比如這首‘打靶歸來’,便讓官兵們在傳唱中懂得槍法是當兵的第一要務、而刻苦練習,使得西海灣軍的射擊水平快速的提高。
桂南部隊自然也一樣,芩福他們最喜歡的就是‘當兵的人’和‘打靶歸來’。一聲令下,部隊踏著整齊的步伐、唱起高昂的歌聲。
李德林、黃邵竑、白崇禧三人又再愣了,他們品味這歌詞,芩福帶來的不快早已煙消雲散。
他們至少更知道了一點,沒有暢鵬的首肯,這賓州地界桂系絕對進不來、也進不得的。他們想不通暢鵬怎麼能帶出如此的兵?
從進入賓州到過來的一路,三人均詢問過暢鵬,暢鵬但就說了一句:
“子弟兵,你們能把士兵們當成自己的子弟,他們就是你們的子弟兵。”
他的這句話為日後桂系士兵的忠誠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周老周朝陽、西海灣特區的副特首,在西海灣長期的任職和操勞著,有家不能回啊!
鄒圩周家整個家族都圍繞著暢鵬,周家發展之際亦幾乎全部為之服務,管家周大生已然成為當之無愧的鄒圩鎮鎮長,不像原來的本家鎮長只管收稅。
作為賓州縣境第一大鎮,在縣長張海鼎的盡心管理下,鄒圩這個賓州經濟發源地迅速的擴大著。張海鼎讓鄒圩的幾個大家族選出一位鎮長,周大生成為唯一的人選。
一路經歷著鄒圩翻天覆地變化的周大生,在張海鼎的支援和引導下,又一個為民務實的鎮政府建立了起來。四年過去,鄒圩鎮擴大了五倍,分為老鎮區和新鎮區。
老鎮區是商務和貿易區;新鎮區為生產加工區。不但原有的作坊和集約的公司搬遷過去,不少新成立的工廠和外來投資的個人和機構都聚集在新鎮區。
從起初訂購的服裝、鞋帽、鐵器、軍用品、陶瓷等,連跨世紀集團都在鄒圩設有分廠,更延伸了不少的配套和衍生產品。
比如說紡織、傢俱、建築材料、木材、竹木器具、菸酒、糖果、農具、種子肥料等等,為整個賓州的發展提供活力,鄒圩井然是賓州縣域最為富裕的第一大鎮。
待部隊一開拔,鞭炮聲立即響起,舞獅舞龍、高蹺八仙,整個老鎮喧囂陣陣。
周大生領著鄒圩幾十個大家族和工商大戶守在鎮子口,男女老少齊上陣,將得到老長官歸來的訊息、便自發舉行的迎接活動推上高潮。
一時間,鄒圩鎮萬人空巷,人流不斷地湧向老街、往周家宅院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