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裝行動》分兩步走,本來這個事應該由馬君武主導,但他負責特區全面性的東西太多,紡織服裝製衣方面沒有你老掌握得全面,所以還是把它交給你,同時也給服裝公司下一個巨大的訂單,用這個大訂單的生產模式,來為西海灣統治世界製衣業、包括把特區製造業提升為世界級別練練兵。第一步便是為西海灣的民眾每人生產幾套衣服和鞋子,這個訂單大吧,初略算算在2000萬套以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第二步是生產模式,你肯定在想,這麼大的生產量又要多建幾個服裝廠吧!現在我反問你一個問題,你為了這個大訂單加大投入、擴建服裝廠和紡織廠、大量擴招工人,但訂單完成了,又得不到新的足額訂單你怎麼辦?那你就瘋了吧!”
“我來告訴你:一個新服裝廠都不要增加,以特區目前的產能足夠了。具體的模式為:把大訂單分割成若干個小訂單,然後將一套服裝或鞋子等的製作工序拆分開,分包到西海灣居民各個家庭裡去,讓他們用業餘時間和空餘的勞動力來完成大部分的製作程式,再交回由服裝廠統一成型。你只要提供布料、用熟練的工人裁剪和最後定型就好了。這樣,訂單一完成,你還需要賣廠房和裁員嗎?”
暢鵬看見周朝陽恍然大悟的表情,心想這個老書生生意頭腦還行,難怪那麼熱衷於做生意:
“如此操作便能減少我們的投資規模和經營風險,同時也是為我們的戰時經濟體制打基礎。
你想啊!衣服鞋帽可以這樣做,戰時的物資和軍工產品一樣能如此操作。設想一下,戰爭打的就是物資,我們為戰爭而建立了足夠的軍工廠,生產戰爭需要的各式物資和武器彈藥,可西海灣不會永遠都在打仗吧!
一旦戰爭結束,大量的軍工產業即將面臨拆散、轉行、改制、裁員、下崗和安置。一旦處理不好,不止老百姓要倒黴,政府都有可能失信而破產。”
“所以,目前將製衣分散到各家各戶,讓每一戶都能得到實惠的同時,鍛鍊人們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意識。按此模式,西海灣民眾將會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今後的戰略物資生產便可分包給民眾,特區如擁有上千萬的人口、幾百萬戶的生產力,對戰爭的支援力度可就大了。如果我們要軍鞋,一天便能得到上百萬雙。嚇死人的,其他的物資還不是一樣!”
“再說回著裝的問題,各式服裝能改變個人生活習性。穿正裝的不會隨意亂躺,因為襯裡咯得他不舒服;穿休閒服、家居服的不會去幹髒活,因為乾淨或為了家人的健康;而穿工作服就隨意了,它本就是隔離髒東西的,穿上工作服,髒活、累活幹得更有效率。”
“所以我規定,從城市開始向農村鋪開,西海灣每一個人至少擁有正裝或禮服、工作服和家居服各一套,政府工作人員和學生必須有職業裝和校服,軍人警察要有制服、禮服和作訓服,配上相應的鞋子和帽子,把著裝行動形成一種規章制度,並在整個西海灣特區發起嚴己律人、愛國愛民、五講四美的新風尚,強調言行舉止的重要性,提高民眾的綜合個人素質及整體素質,加強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
這樣的國度、如此的尊嚴,再有強大的軍事裝備與一定的經濟實力,列強還敢來欺負嗎?”
“《著裝行動》已不只是服裝的問題,它是一系列措施的第一步。服裝當然也不是免費送的,要用做工和其他的務工等方式來交換,那些有錢地主、資本家之類的人,更講究的他們不是老嚷著有錢沒有地方花嗎?一個人給他弄個十套八套的,我們賺錢,他們臭美,兩廂情願。”
“服裝生產好辦,但西海灣的三間紡織廠真不夠,還要增加,咱們的布料款式和質量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不能等到有了足夠的訂單才開工建設,這一段的紡織產能就用來給西海灣的民眾提前消費,多出來的產能用來做儲備,而後世界各國的製衣訂單會逐步加大,特區的紡織產能對紡織業落後的民國是嚴重不足的,不能把這個龐大的市場交給他國來隨意的踐踏。”
暢鵬見這方面交待得差不多了,想起另一件事,問到:
“對了,我上次說的橡膠底軍民兩用布鞋做得怎麼樣了?”
“樣品已經出來,鞋子很實用也好看,尤其那個高幫的軍用帆布鞋,對腳腕的保護效能很強,防滑效果非常好,我已讓機床廠設計模具和成套批次生產的裝置,估計半年內能批次上市。”
暢鵬心裡說到:
“這後世的解放鞋不好用才怪了,從幾百萬到數億的軍人、工人、農民一直穿到21世紀,會不好嗎?”
“你抓緊做吧,王亞梅從我那裡偷來的服裝款式,你要是不算股份給我,那更多的衣帽、鞋子的樣式我就不再給你了。”
“整個西海灣都是你的,還這麼小氣,還有更好的鞋子款式嗎,全部給我,我給你服裝公司10的股份怎麼樣?”
喜歡血染軍魂請大家收藏:()血染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