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華夏都慌了,各種輿論、罵聲都飛向西海灣,北方政府彷彿得到了絕佳的機會和理由,指責羊城國民政府指示幷包庇地方軍閥,企圖毀滅民國,要讓羊城國民政府承擔責任和後果。
在巨大的壓力和羊城國民政府內部產生波動的影響下,大元帥對西海灣特區下令,馬上開放邊境和海關,讓所有的外籍人士自由出入,並向各道歉,卻得到西海灣的回覆電報:
“欲加之罪,我是流氓我怕誰!”
大元帥接到電報一看,差點氣暈過去,但又拿西海灣沒有辦法,能怎麼樣,單粵省就有陳明炯要對付,否則羊城國民政府根本就不存在,自己還拿什麼來發號施令。對北方又需防備,此時別說北伐,自保就不錯了。不過,他從心底佩服暢鵬,自己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在西海灣發生著,他也很想對列強說聲“no!”
北方政府更不能拿西海灣怎麼樣了,各處軍閥還巴不得弄得更嚴重點,否則列強怎麼可能這麼大方,又是給武器又是給錢的,但也不可能依著洋人的意思,全力向南方進攻,咱們北方自己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哦!
在這種所謂巨大的壓力下,西海灣不但不收斂,還下達全特區全面加強戒嚴和一級戰備的命令,武裝部隊開上街頭配合警察行動,各口岸、港口、邊界全部佈防,各國的駐西海灣機構和企業全部軍管,除了為西海灣工作的外國僱員不受太多的影響外,其他所有人洋人都不得離開家或駐地。
最嚴重的是各國的領事及外駐機構全部被封鎖,不準人員進出,只給他們提供基本的生活物品,西海灣嚴重踐踏了‘國際法’、置各國的‘特權’而不顧。但西海灣似乎漏掉了一點,對與西海灣交界的華夏內陸區域沒有什麼動作或準備。
西海灣特區日報變性了,整版的篇幅全部是火燒圓明園的歷史回顧、列強欺凌和不平等條約等的事件經過和評論,將列強的種種劣性對公眾展現,號召民眾抵禦外辱、積極備戰。
特首還不時站到公眾面前,大談帝國主義就是紙老虎,咱們一把火便燒得他們魂消魄散等等。
一時間,整個西海灣群情激昂,青年和學生們叫嚷著要參軍,工人們加班加點、農民們努力耕耘、老人們和小孩節約省食,一切都為了即將到來的戰爭。
最慘的還是身居西海灣的洋人,他們就像過街的老鼠,不得不縮在家裡不敢出門,好在軍警得到命令:保護併為他們提供食物。當然這是有償的、要付錢的。
西海灣的所有德裔軍人和教官等早已按命令調離城市,集中起來封閉訓練,以免遭受不公的待遇。根據對所獲得的情報分析,德意志被五列強排除在外,沒有參與到陰謀其中。
米國政府遠東艦隊司令湯姆士率軍艦17艘與各列強聯軍的軍艦和補給、運兵船共計56艘,攜帶3萬多名地面進攻部隊,已經到達西海灣外海。安南1萬多法軍駐軍已集結到華越邊境。
一旦命令到達,一場歷史上從未發生戰爭就會開始,但他們還在等著什麼。
在各國的一片討伐和叱吒聲中,慢慢出現一種不同的聲音和疑問!我們這樣大動干戈是為了什麼?我們能得到什麼?弱小的民國那個小小的西海灣為什麼要這樣做?
難道他們瘋了嗎?你們五列強為什麼這麼積極的出兵?以你們出兵的時間與西海灣發動有違‘天下大不韙’行動的時間對比,是五列強早有預謀和準備的這一場戰爭吧!
這又是為什麼呢?五大列強在圖謀什麼?又為什麼把我們這些不知情的國家拖下水去?你們為什麼不早通知我們將我國的人員撤離?
一個個疑問在各國之間傳遞著,政治對手著緊收集材料,列強與列強之間開始對話、爭吵,而事發地的主角西海灣,反倒成了配角,事件逐步向暢鵬謀劃的方向發展。
一件件事情發生和事態的程序,暢鵬和他的班底成員分析出來的西海灣危機已顯露無疑,可這場巨大的危機是怎麼產生的呢?
原來,事態的根源來至於、暢鵬稱為好朋友的米國駐華公使舒爾曼。
舒爾曼是個教育家出身的學者,他從頭到尾參與了米國與西海灣之間的談判、援助、合作等所有事宜,並與西海灣的最高統治者成為了朋友,但具有大國情節的他,在述職報告裡提到一個觀點,這就是《華夏威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