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染軍魂 > 第113章 兵力與活死人

第113章 兵力與活死人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大唐稱心 北宋攻略 存亡之秋 神斷大周 帝國的崛起 唐徒 抗戰之無雙戰神 三國之宜祿立志傳 影視大盜 回到過去當神犬 從古代開始的科學生活 重生之大千世界 三國名匠 諜海王者 盛世梟雄 才高九鬥 土匪二當家 功名 橫明 親歷者

有人好辦事,西海灣不間斷地擴軍,讓特區軍隊實力進一步加強,雖然編制還是4個步兵師、1個快速反應師,但每一個師都新編成人的甲級師,西海灣主力作戰部隊達9.5萬人。

未雨綢繆,西海灣特區將逐步實施全民預備役制度:

西海灣16到30歲的男性永久、非殘疾居民都必須輪流接受3個月的軍訓;

難民身份的凡是年滿16歲的非殘疾男性,必須接受軍訓才能獲得居留權;

女兵則以個人報名或有選擇性的的招收入伍;

所有預備役的人員,每年必須進行一個月的複訓。

多年後,敵人興嘆!西海灣的整師整團,能一夜之間冒出來。

而西海灣的常規民兵預備役師和工程兵師就誇張囉,煌城、擎州、北濱每個市各有一個預備役師和工程兵師,每師人滿編乙級師,足有9萬人,特區如遇緊急情況,可動用的總兵力達到了近20萬人。

預備役和工程兵師的嚴格性並不比主力部隊差太多,集中訓練、集中執行建設和工程任務、協助政府部門等工作。他們除在訓練基地進行軍事訓練外,其餘的工作與生活都身著便裝。

如此便避免令各國和國內軍閥們對西海灣特區窮兵贖武的看法,沒對西海灣進行防範,特區以獲得更多更好更為長久的發展空間。

西海灣的軍力部署仍是辛報國一師駐紮煌城;辛燦二師駐紮擎州;辛武三師駐紮北濱;鄭啟明四師駐紮賓州;張春水快速反應師駐紮下龍潭。

這樣,西海灣區域的煌城、擎州、北濱和賓州各駐1個主力師及十萬大山根據地的快速反應師,以民國軍閥目前的實力,誰要想打西海灣的主意,無異於痴人說夢!

特區軍事體系總算形成,暢鵬終於放心了,便命令辛報國五年內不再規模招兵,練好兵是他的主要任務,真正的鍛鍊是戰爭和戰鬥,北伐將是最好的練兵場。

去吧!沒有被打死計程車兵才是最好的。近十萬人的部隊,怎麼的也會練出足夠的軍官和士官。

西海灣煌城軍官學院和煌城士官學校由負責援建的德意志接手並改善與加強,學校內原有的德意志軍官和士官大部分被轉到設定在三個市的新兵訓練基地,這些德裔僱傭兵大多申請成為專職軍人,有家庭負擔的德裔人更要留下來獲取薪金。

德意志現今的國情,他們的家人大多窘迫,失業率不斷增加,他們的月薪至少能讓家人維持溫飽。當初如有出路,也就不會跑出國混日子了。

德裔軍人對曾經拋棄他們的德意志政府沒有好感,便一心一意為西海灣訓練新兵。

德意志政府知道這些人後,也曾派人聯絡過,無奈這些人都說已放棄德意志國籍,加入西海灣特區,窮極的德意志政府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快速反應師是當今世界獨有的新理念軍事機構,駐紮下龍潭的快反師,師長張春水帶領他們保護著下龍潭根據地,不允許任何外人進入。

進入下龍潭唯一的通道山口村,由堅固的碉堡與工事要塞堅守著,而十萬大山上思那一邊的入口,均設定了障礙和警衛部隊,外人無法進入。

十萬大山即是快速反應師的主要訓練場地,他們在山間各處不間斷的展開訓練,熟悉著十萬大山的每一個角落,這支部隊目前只是山地師的雛形,要成型還是需要實戰。

一個團的工程兵部隊不間斷地修建著遍佈十萬大山的各種道路和山洞,同期往大山裡運送大量的物資,武器彈藥、裝備、糧食等的儲備不停地加強著。

這是特區防範萬一的後手,同時也是在特殊情況下,快反師部隊能迅速出擊,能隨時演變為特區需要的、一支重要的快速打擊力量。

西海灣訂購的火炮已如數到達,分配到各駐軍,隨炮到達的德意志教官正為各師組建並訓練炮兵團。

那四門從潛水炮艦拆下來的234毫米巨炮,作為岸防炮兵同期組建及訓練。這是辛報國在德裔軍官的提議下進行的,暢鵬早將那四門巨炮忘記了!

皮特一直在為西海灣組織著大量的德制武器彈藥和裝備的儲備,整個德意志洋行南方分部大多為之運轉著。身在米國的皮特發來電報,他所遊說的企業就快成功了。

特區的資金不再缺乏,士兵的待遇快速提高。士兵的月響為600元西海灣代金券,軍銜每升一級加300元,每個軍官和士兵都能讓家人生活無憂。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