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給了一個硬性指標,每1千名百姓只能任命一個公務員,也就是說1千名百姓養一個官。公務員薪金是原來的3倍,而身為縣長的張海鼎月薪達到了360大洋。
幾年下來,收入幾乎比原來在這個窮縣受賄的都多,如此還不死心塌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海鼎已被暢鵬徹底降服,真心實意地當起了個稱職的縣長。
馬軍武來到縣衙門前,怎麼看都感覺怪異,但又講不出個所以然。
縣衙門前左右兩邊分別掛著《賓州縣人民政府》和《桂南開發區軍管會》兩塊大牌子,每塊木牌下面各有兩名身穿花軍裝計程車兵持槍站崗,卻並不阻攔往衙門裡匆忙進出的人們,他們與衛兵打聲招呼便可直接進入,根本不需要什麼通報才準進入的那一套。衛兵只是友好的微笑一下,秩序謹嚴良好。
馬軍武心裡想著,衛兵們難道認識這些進進出出的所有人!
不可置信的他,帶著文蟾和兩名隨員試著往縣衙裡闖,而衛兵仍是向幾人笑笑,任由他們進去。
縣衙院內有張寫著接待處的桌子後,坐著兩個身穿不像中山裝、衣領卻也立起的新式服裝的人員,見四人進入,即起身上前和氣地詢問有何貴幹,馬軍武的隨員用帶著派頭的語氣對他們說到:
“八桂省長馬軍武前來賓州視察,快讓你們縣長出來接駕。”
那倆人聞聲不見有何殷勤表情,其中一人仍是和氣地說聲“稍等”,即快步往內通報去。
不一會出來說聲請,將四人帶到一間會客室請他們坐下,說縣長處理完手頭事情便會過來,給幾人倒上幾杯清茶便自離去。
馬軍武看著這些心裡幾分讚許,工作人員不卑不亢、禮儀簡潔、待人有道、安排適度。不過就是那縣太爺架子不小,讓他這個大省長乾等著,而沒像以往官場般的官員馬上飛奔前來。
他可不知道,一來桂南的最高長官從沒來過縣政府;二來張海鼎眼裡只認暢鵬一人。恐怕即便是孫大總統親臨,他也是如此接待,因為他真的很忙。
得到通報的張海鼎,快速完成手頭工作、將辦公室裡的幾名客人送走,來到會客室與眾人見過,客氣幾句和相互介紹完畢,便一副公事公辦的口氣:
“請問馬省長有何需要鄙人幫助的地方!”
馬軍武此時真有點生氣了,隨員明擺著已說明了自己這個省長要在你這賓州視察,怎麼反倒成了要你這個縣長幫自己的忙,臉上一沉說道:
“你一個小縣長就這樣對待八桂的省長嗎?你不怕我撤了你的職!我不和你囉嗦,趕快把那個王暢鵬給我找來。”
張海鼎仍是不卑不亢的說道:
“我這個縣長是王長官任命的,他不發話誰人也撤不了我,何況本縣長盡忠職守,沒有怠慢各位。無論是誰要視察賓州,必須要得到王長官的首肯,既然馬省長認識我們的王長官,請隨我到通訊室與王長官通電話,然後再做安排可否!”
他說完做出個請的手勢,帶頭往外走去,馬軍武也懶得和這個不太買自己帳的縣長過招,反正自從自己來到八桂,對待冷漠已成習慣。在邕城時,別說八桂的官員是否理睬自己,連上任帶來的隨從大都對失勢的省長大人陽奉陰違。
其實馬軍武又不知道的是,賓州全縣在暢鵬的影響下,便是這般務實的狀態,人員精簡講究效率。
最高長官只看結果不管過程的行事風格,使得賓州縣政府已不再有華夏世襲的官僚作風了,雖然沒有明確的書面規定,卻也成為一種潛意識,否則你就幹不了賓州的公務員。
對賓州全縣公務員勤政務實的理念,是張海鼎在暢鵬不時四處視察時、言傳身教的指點下一手抓起來的。更是因為張海鼎的實幹,方獲得了暢鵬充分信任,撤走監視人員,讓他做個名副其實的縣長。
作為舊政府派來的張海鼎,還真沒理會南方國民政府任命什麼省長的心思。他是個民國的特例與意外,起初的暢鵬沒對他感冒,認為拿錢能辦事的官就不壞,對鄒圩的林林總總,從沒設定什麼掣肘。
而後抓了他,沒空發話處理,正頭疼如何管理一縣之地,便由著他幹幾件事,誰知便得了個實幹的縣長。
喜歡血染軍魂請大家收藏:()血染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