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矍的臉上滿是興奮之色,這麼多年的努力終是有了好的成效,沒有不辜負那麼多饒付出啊!
接下來,他開始講《君》。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召公不,周公作《君》。
唸完這句,蕭先生停頓下來,對葦杭解釋:為召公之名,周公稱其為君,是對他的尊稱。
葦杭點頭表示明白,蕭先生繼續往下念:
……
公曰:“君!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於上帝;巫咸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在武丁,時則有若甘盤。……”
公曰:“君!在昔上帝割申勸寧王之德,其集大命於厥躬?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閎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顛,有若南宮括。”
……
通篇唸完,蕭先生引經據典,開始講解。他指出此篇經文全部都是周公的話,未見召公回覆隻言片字,所以可能是周公和召公談話內容,但僅記錄了周公所言,抑或是周公寫給召公的一封書信。
整篇內容涵蓋了幾層意思:一是周公對周王朝取代商王朝的看法,他認為周雖順應命取代了商,但前景並非一片光明,表示不能以命自居,而應看我們做得怎樣;其二他再次強調若不能敬畏上,不愛惜民眾,就可能失去命;其三是表示順從上,任用誠信的人為輔佐,上是不會隨便就收回命的;其四又指出成湯有伊尹;太甲有保衡;太戊有伊陟、臣扈和巫咸;祖乙有巫賢;武丁有甘盤的協助才能完成命;其四是提出為什麼文王會受到命嘉獎,除了自身才德出眾外,還仰仗了虢叔,閎夭,散宜生,泰顛,南宮括等賢臣的輔佐;最後他到自己肩負重任,特別需要召公的協助……
總之就是周公勸召公做賢臣輔助成王,成就偉業。
“爹,周公的勸應該是有效的,杭兒讀史書時看到過,後來召公在舊都鎬京為周公當了數年後援,幫他化解了不少危機。“葦杭插了一句話。
“杭兒得很對,聖君手下多賢臣,賢臣多亦能成就聖君。“
葦杭重重地點點頭:“爹,杭兒知道,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
蕭先生笑了:“杭兒已悟得精髓了!切記以後踐行之。“
“爹,杭兒不會忘記的。“葦杭很認真地回答父親。
兩人在對答中繼續研讀完全部內容,其間蕭先生數次提問葦杭,葦杭皆能應答如流,蕭先生甚是滿意。!
喜歡虎威嬌女請大家收藏:()虎威嬌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