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先生和葦杭此時也站在家中灑滿陽光的院子鄭吃完早飯,夫人帶著臣杭出去了,他便喚了葦杭來,告訴他上午先給他授課,習武改到下午,葦杭表示沒有意見,於是兩人笑著往書房走去。
臣杭不在,葦杭也就不用偽裝了,瞬間感覺輕鬆不已。
爹孃辦事一直謹慎,他們考慮到臣杭年幼,怕他在外面不心漏嘴,所以臣杭在,葦杭便是一個傻哥哥。
不過,臣杭年齡漸長,話做事也比較理性,葦杭就跟爹孃提議,是不是可以告訴他一些事情的真相,這樣的話,他便不用偽裝,也不用因欺騙臣杭而覺得對不起他了。
可爹孃斟酌了一下,決定還是再等等才告訴臣杭真相。
葦杭只得尊重爹孃的決定,繼續當好一個只知道吃、睡、練武和呆笑的傻兄。
兩人在書房裡落座後,蕭先生便拿出一卷書,對葦杭:“今繼續講《尚書》。這本《尚書》都講了一多半了,杭兒收穫如何?”
“爹,雖然此書難讀,但在爹您的悉心指導下,杭兒認真研讀,越讀越清明,從中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甚感獲益良多。對了,杭兒還把學過的箇中名言,都認真記誦多遍,均已能倒背如流。”葦杭睜著發亮的雙眼回答父親。
“杭兒如此聰明用功,自然是能學得深透、紮實,所得頗豐的。甚好!爹希望杭兒能從這部如同津渡的書中瞭解前朝社會的歷史,特別是王室的具體情況,今後在治國理政中予以借鑑,定會大有助力。”蕭先生面露滿意之色,清朗笑言。
“杭兒明白,時刻謹記自己的責任,提醒自己絕不負爹和大家之厚望!”葦杭大聲對父親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好,那我們就開始吧。”蕭先生和葦杭現在都勁頭蓬旺,意氣風發。
於是蕭先生翻到《君》這篇文章,在開講之前向葦杭提問:“上次我講的是《無逸》,杭兒先把內容中的精髓,結合你自己的看法講與爹聽聽吧。”
“好,請爹聽杭兒道來。這篇無逸是周公對成王的訓示,告誡成王不可貪圖安逸享樂,要做盡職盡責的好君王。所以向成王例舉了四位君王,讓其仿效。”
葦杭完,突然話鋒一轉,對著蕭先生深深鞠了一躬:“爹便如周公一般,對杭兒耳提面命,盡心教誨,杭兒會永遠銘記在心的。”
蕭先生連忙拉他站直:“杭兒不必多禮,爹理應如此,杭兒也理應如是!”
葦杭深邃的黑眸中有點點星光,他回答的聲音雖輕,但氣度不遜:“爹,杭兒會如是的。這四位君王分別是中宗太戌,高宗武丁、祖甲和文王。“
中宗寅畏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所以執政能長達七十五年,使商王朝抑敗而興;高宗即位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民間艱苦勞作,即位後勤政無逸,嘉靖殷邦,造就武丁中興;及至祖甲,因其亦有民間生活經歷,即位後保惠於庶民,弗敢侮鰥寡;而文王更是知稼穡之艱難,仁善待民,勤勉為政,在位五十年。
這四位君王堪稱明君,周公用他們做榜樣,教導成王在位時不能放縱自己,不能過分的貪圖安逸享樂。要容得下批評意見,要為萬民的事盡心盡力,方能長治久安……
葦杭一口氣把《無逸》講了個清楚明白,蕭先生聽得頷首微笑。
“爹,這篇訓示杭兒全都熟記於胸了,今後會時時警戒自己。“
蕭先生伸手拍了拍杭兒的肩,因為激動,手有些顫抖,聲音也有些大:“杭兒,爹對你放心,也為你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