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過年啊,就是奇妙。
要說,廖俊傑這近半個月的假期,幾乎天天都在走親訪友。
不過,很多面孔,自從大學畢業以後,確實很久沒有見了,走一走,訪一訪,也好。
跟著廖俊傑一起來到這個青山環繞、綠水長流的地方以後,張晨晨也漸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只是吧,天天走親訪友的,吃得確實有點膩。
剛在某親戚家吃完午飯,張晨晨就和廖俊傑一起走路回來,兩個人手挽手的走在了漫長的水泥馬路上,看起來十分的親密。
要說,這兩個人的關係,還真的是越來越親密無間,就差沒有同床共枕了。
廖俊傑家裡面的房間比較多,張晨晨還是單獨睡的一個房間呢。
兩人就那樣手挽手的徘徊在蜿蜒曲折的水泥馬路上,漸漸的,已經走到了那條街道上。
那是一條很奇怪的街道,兩邊的房子形態各異,新舊不一,紅的紅,黑的黑,白的白……
可以說,自從土房子被替換掉以後,這黑的、紅的、白的,可是象徵著三個不同的時代。
在廖俊傑還沒有出生之前,那個時候流行黑磚,所以,堆砌起來的房子也是黑色的。
漸漸的,黑磚演變成了紅磚,後來又有了瓷磚。
要說,這瓷磚啊,最早流行的還是一種長條形的白色瓷磚。
當然,後來,街道兩旁的房子被重建了不少,然後又出現了很多彩色的瓷磚。
而且,還有一座房子,剛剛架構好呢。
咋一看去,看起來十分堅固的支架,完全用鋼筋搭建而成,就像城裡面的高樓大廈一樣。
興許啊,是哪個土豪掙了不少錢,然後請了一個施工隊,來把自己的老家好好重建一下。
畢竟,農村的房子都比較矮,根本不需要用鋼筋來搭建支架什麼的,只需要把地基搞好就可以了。
像這種用鋼架搭建的,一定就是這個地方的土豪。
而街道上那條又寬又平的黑色的草油路,也是新修的,畢竟,廖俊傑去年回家的時候看見的還是有些老舊的水泥路。
房子在更新換代,道路同樣也在更新換代。
廖俊傑小學上學的時候,走的都是泥濘路,後來,廖俊傑上初中了,泥濘路就漸漸的被打成了水泥路,那個時候打的只是馬路。到廖俊傑考上大學的那一年,所以的小路,也被打成了水泥路。
而現在,水泥打造的馬路竟然已經不流行了,漸漸開始演變成草油路。
聽說啊,車子開在草油路上,完全沒有水泥路那麼抖。
咋一看去,完全由草油路構造而成的街道上,服裝店、銀行、農家樂、超市、藥房、醫院、手機營業廳、農貿市場、便利店、快遞取貨點……還真的是應有盡有啊。
農村人現在的生活究竟過得怎麼樣,看看這街道兩旁的鋪子就可以想象得出來。
即使說,鋪子的多元化以及質量,代表不了所有農村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卻能夠代表農村人現在的整體生活水平。
有兩個攤子,經常擺在路邊,一個是燒烤攤,一個是水果攤。
而這兩個攤子,在廖俊傑從小到大的回憶中,往往都是最有誘惑力的兩個攤子。
要說這燒烤攤吧,隔著老遠,都能聞到濃濃的燒烤香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