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復興的最大成果!”
“我們不是寫不出經典,而是缺少發現經典的眼睛!”
……
燕京服裝學院宿舍——
潘瑞珠眼睛裡冒著星星,看著林語菡露出無限崇拜的表情。
“語菡,《小王子》是你寫的?”
林語菡咬著嘴唇,瞪她一眼,道:“你哪隻眼睛看到是我寫的了?”
小珠不滿道:“還想騙我,上面署著你的名字呢,當我傻呀,你先給我籤個名!”
“只有插畫是我完成的,還有,這本是我的!”
沈哲前幾天就收到雜誌社寄過來的兩本樣書,理所當然要給林語菡送來一本。
“小氣,讓你家那口子再拿一本不就行了。”
林語菡也沒想到這本書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雖然她也很喜歡,這幾個月已經在電腦上讀過好多遍了。想到她參與了創作,署名沒什麼,但現在忽然發現沈哲似乎還抱著其它小心思。
“哼,太狡猾了!”
……
同樣想擁有一顆小小星球的孩子。
正在得到或失去玫瑰花的青年男女們。
讀罷掩卷沉思,回想自己數十年人生歷程的職場中堅。
嘆氣的老人。
文字這東西不像其它,最經得起推敲,往往幾十個字在心頭淌過,就能讓人感慨無限,一生難忘。
遠在南方的暢銷書女作家夏冬臨海伴風,右手似有似無的託著下巴出神,《小王子》每一句話似乎都能戳中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再次拿起身畔那本薄薄的書冊,想了想又放下,感覺已經能夠基本複述很多東西,現在不需要再讀。過了一會,開啟隨身電腦,破天荒的主動給人發了一條資訊:“或許我要真心實意叫你一聲沈大了。”
剛睡醒的申公子、選題會開到半途改變議題的汪中天……
《少兒365》編輯部,甄奶奶滿臉皺紋盛開,搖頭道:“小琪,這不是童話,和我們無關啊。”
和琪撅著嘴,道:“我覺得就是最美的童話,語菡竟然不和我們打招呼,哼!”
甄奶奶啞然失笑:“你果然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最興奮的要數沈哲原來的書迷了。
無論最喜歡青春三部曲,還是武俠三部曲,甚至明粉,此刻也失去了爭論沈大最擅長哪種文學型別的興趣。
“唉,原來沈大最擅長的是童話呀。”
“這一刻,我們都成了不願意長大的孩子。”
“太經典了!”
“同意,兩萬多字的短篇,光經典句子我已經摘抄一百多了。”
“我願做小王子。”
一些與《小王子》相關的衍生資訊,也隨之被提了出來。
比如創作意圖。
比如林語菡是誰?
中海市,聞訊趕來的記者圍住東方雜誌社,總編鐘離順勢召開了公司成立以來第一場新聞釋出會。這和主動邀請媒體不同,對一家文化公司來說,更像是一種榮譽。沈哲不會露面了,鍾離只好代為做了一番解釋:“大家或許有人還不知道,寫《小王子》的兩位作者,同時也是《舒克和貝塔》的作者。至於為什麼沒有透過童話雜誌發表,看了這本書的人應該明白,它是一部主要獻給大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