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林說的有道理,就再補一篇吧。”老先生一旁道。
“行,給我兩天時間。”沈哲答應下來,“到時候發到您的郵箱。”投稿郵箱《文學選刊》官網就有。
反正歐·亨利一生創作了300餘篇小說,不愁資源。
看沈哲答應的痛快,歸景林眉毛一挑,說道:“要不,多寫幾篇?”
韓啟功笑罵:“人心不足,你以為寫文章和賣菜一樣,倉促下筆還不如不寫!”
沈哲笑笑沒說話。
歸景林頓足道:“一篇也行,老韓,這幾年你躲在小圈子裡,還不知道文壇發生什麼事吧?”
“吃飽喝好,吵吵鬧鬧,還能有什麼事?”韓啟功不屑道。
歸景林哭笑不得:“敢情在你心裡,我們就是這個形象,百無一用?”
“好不到哪兒去!”
“行,我也不和你爭,找人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
事實上,沈哲參加徵文的三篇文章,影響力比他想的要大一些。
文學圈很大,文壇相對較小。
沈哲情知,做什麼行業都繞不開各種圈子,圈子裡的人相互承認,不如主動融入進去。就算做不成好朋友,也不要豎太多敵人,給自己找不痛快。
歐·亨利式短篇就是進入文壇的敲門磚。
華夏文學院——
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氛圍不像校園,倒像一個現實論壇。
記得有人說過,如果你什麼行業都幹不成,那麼可以試著去當作家。抱著這種想法,半路入行開始寫作的人也有很多,這類作者往往沒有什麼創作理論指導,只憑一腔熱情。
開始的時候可能沒問題,寫著寫著就需要知道一些文學理論。
還有的暢銷書作者渴望真正進入文壇,和同行交流也需要差不多的理論水平。
這時可以申請進入這所學院進修。
還有高階班,某些科班出身的作者和文學批評者也會來。
學院裡有資深文學理論教授親自授課,也有好為人師的科班作者,學習、交流同時進行。
下午三點多,一名三十幾歲模樣的男子走進教室。
遲到與否不必在意,室內氣氛輕鬆,都在討論著什麼,看到男子進來,有人打聲招呼繼續討論。
夏然站在講臺上,笑眯眯的聽他們說話,也不阻止。
十來分鐘後,有位作者拍拍巴掌,大聲道:“好了,夏先生來一會兒了,我們先聽聽他怎麼說。”
夏然笑道:“我聽到了,你們都在關注這次徵文的事?”
參加進修的作者紛紛發言。
“是啊,那位小狀元三篇短文拿走150萬,想不關注都不行……”
“文壇高手都沒參與,否則可不一定。”
“看了文章,發現我是不行,不過高手都參加的話,他能拿一次就不錯了。”
“撿了個便宜……”
夏然聽了一會,伸手按按,教室裡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