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免費》,一篇《麥琪的禮物》,沈哲已經成為徵文辦公室頭號被關注物件。
今天最後一輪徵文,連《文學選刊》總編歸景林都忍不住到了現場。
這家刊物是國內純文學的橋頭堡,地位早在清末就已經確立,可以說是目前華夏所有刊物的爺爺輩。
文壇公認,一篇作品只要能登上這份刊物,就等於得到了文壇認可。
後進作者趨之若鶩,為登上它絞盡腦汁,醉翁之意不在稿費,在乎的是文壇地位。
這次徵文最初,目的是轉移民眾輿論,清高文人知道後自然不屑一顧。出乎意料,最後來了個峰迴路轉,變成《文學選刊》徵文,意義就變了。很多作者悔青了腸子,只可惜已經失去了參賽資格。
前兩輪的題目引起參賽作者不滿,他們依然老老實實投稿,很能說明問題。
這些作者水平稍次,要求不高。輿論壓力下,改為《文學選刊》徵文後,還很是高興了一番。
沒想到兩輪都被沈哲拿走第一。
即使是小狀元,他們也不信沈哲文學水平有多高,面世的那些小說和古體詩並不能證明太多。
帶著不服氣的心情,看到兩篇作品後,才有些傻眼。
就像“言多必失”一樣,長篇小說總能找到漏洞,但好的短篇小說是相對完美的。
傻眼歸傻眼,服氣是不可能的。
具體會做什麼見不得人的小手段,還要看他們的節操剩下多少。
“真是兩篇好作品,憑此足以讓他在文壇佔據一席之地!”歸景林手邊放著兩份列印出來的稿件,讚歎道。
老先生微微搖頭:“偏頗了,你見過哪位作者只靠兩篇作品吃一輩子的?”
“哈哈,老先生這是為學生撈印象來了!”
“哈哈……”
幾位重量級評委紛紛大笑,下面十幾位老師和文聯人員也莞爾。
“拉他進古文協會的事,先生幫忙說說?”韓啟功笑道。
“你們那個協會沒什麼前途,現在的學生第一怕就是文言文。”老先生還沒接話,歸景林忽然不以為然的說了一句,“再說,他是個年輕人,跑到一群老頭子中間湊什麼熱鬧,多寫幾篇好文章才是正經事!”
“那可不一定,你敢說傷仲永一篇比不上手邊這兩篇?”
歸景林失笑:“那樣的文章估計也是以前積累的總爆發,讓他再寫一篇試試,頂多再出幾首好詩罷了。”
“嘿,你連詩歌都瞧不上?”韓啟功斜睨歸景林。
歸景林道:“也不是瞧不上,鵲橋仙足夠好了吧,放在唐宋也出挑,現在被人當作求愛之用……”
韓啟功愣了一下:“什麼鵲橋仙,我怎麼沒聽說過?”
“你沒聽過?”歸景林皺眉,拿起桌上稿紙抖抖,“說來也怪,這位小狀元明明有這水平,偏偏在俠客小說裡打混……噢,也不對,他自己搞出個武俠,還為了寫武俠創作應景的古詩,真讓人看不明白。”
“武俠?”韓啟功唸叨著,“回去看看,為作品專門作詩,《紅樓夢》的做法吧?”
“是該看看,說不定還真被他搞出個新文學型別……”
幾人聊著,就聽胡老師大聲道:“來了,這回還是個短篇……嗯,大約千餘字,嘖嘖。”
所有評委馬上把目光投向眼前電腦螢幕。
“窗?”有人低聲念道,“這名字真夠怪的,窗有什麼好寫的?”
沒人搭理他,都在進行第一輪速讀。
三分鐘後,某個角落忽然想起一陣絲絲吸涼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