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時間,不足以使獲獎作品得到太多關注。
網路上剛剛出現兩份賬單的段子,愛好文學的網友嘖嘖讚歎,爭相貼到個人空間。
但對《免費》的評論還沒徹底熱起來,需要時間。
徵文第二題已經開始公佈。
——愛
一樣的題目,沒有絲毫變化。
關注此次徵文的家長、作者和評論家們有些譁然,完全搞不懂文聯官方在搞什麼。
獲得參賽資格的作者也很不滿,紛紛表示費解。
因為這個題目真的不好寫,評委們也知道,從上一輪的稿件中能看出,水平都差不多,以感人為主。
出現一篇《免費》已經讓人驚喜了。
同樣的題目,兩天內連續寫兩次,三十二個作者開始抓耳撓腮。
……
時間回到徵文第三天早上。
經過幾次商討之後,新一輪的徵文主題依舊沒有確定下來,準備好的幾個選擇,得不到全部評委的認可。比如奉獻、友誼、尊老愛幼等等,清一色的正能量。
沒辦法,華夏近代受西方影響,輿論相當開放,爭議題目容易受到譴責。
這些傳統公認的美德,民眾也無法表達不滿。
眼看著安排好的時間就要到了,外界和參賽作者都在等待,不能一直拖延下去。
正在這時,徵文辦公室走進一位老人。
童百齡連忙迎了上去:“老韓,你怎麼來了,對徵文也感興趣?”
“我感什麼興趣,被你們搞得烏七八糟的。”老人臉色淡然,打過招呼後,坐到了老先生身旁,說道:“我只對一個人感興趣。”
馮副部長笑道:“這幾年被民眾戳脊梁骨,我們也是沒辦法。”
“所以想了個歪招?”老人皺眉道。
“您的名聲在那放著呢,罵不到身上,當然不會感到壓力,我們可不好受。”馮副部長苦笑。
韓姓老人哼了哼。
如果國內文學界的boss是老先生,童話界的boss是老奶奶,那教育界的boss,就是這位韓啟功老人了。
不到三十歲就獲得正高階教授職稱,任教於燕京師大,後來一路從大學、初高中、小學,差點連幼兒園都去教一遍。很多大學教授並不能勝任低階別老師的角色,而作為最著名的教育理論研究者,韓啟功卻在這兒取得了更高的教育成果,讓所有教育界人士不佩服都不行。
所以他成了國內教育權威。
五十歲之後,他被教育部聘為終身顧問,負責考核制定出的各種教育方案。
韓啟功還有一個不為大多數人知道的身份,民間古文協會的發起者。
沈哲前幾天剛在香山公園見到過。
只是這位老人比較低調,很少在電視上出現,又是一身便裝,當時沒認出來。
“老韓,你說你對一個人感興趣,是誰啊?”童百齡忽然問道。
“沈哲。”
童百齡恍然道:“是為傷仲永的事吧,你現在也就這點愛好了。”
“不只是這個,”韓啟功微微搖頭,“前幾天還從他手裡得了兩首詩,所以對這個年輕人有些好奇。”
“哈,不用好奇,昨天他又寫了篇好文章。”
“《免費》是吧,我已經聽說了,古文能寫出來,閱讀量低不了,寫篇好文章有什麼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