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不再需要偽裝,沈哲自然而然開始顯露出真實心理,面由心生。
“裝!”林語菡反而覺得沈哲在裝蒜。
都是初到一個新的城市,自然要先把附近的景點逛一逛,太陽稍低陰雲又來,小珠像被突然打了一針雞血,四處撒歡,正好給沈哲卿卿我我留出空間。
依依話別情時,沈哲懷疑自己是不是把林語菡帶歪了,越大越安靜。
林語菡白了他一眼:“你真希望我也變瘋丫頭?”
沈哲訥訥無語。
“那丫頭叫什麼?”沒話找話。
“潘瑞珠。”
“哦。”沈哲皺起眉頭,感覺這個名字好似在哪裡聽過。
……
大學生活正式開始,沈哲也迅速進入狀態。
上課、讀書、見女友三步走,閒來攢攢稿子,雜誌社的事情還要上點心。
三位室友常常不見蹤影,只有晚上才能聚在一起。
沈哲彷彿真的躲進了象牙塔。
此時,隨著北方報業一篇評論文章,各大媒體轉載,徵文活動迅速在國內引發一場大討論。
有關教育的話題,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棍棒不行,就來諄諄教誨,還不行果斷威逼利誘,長好長壞看你是否倒黴。
“那幫官老爺終於做了件好事!”
“和平半個多世紀,那些課文的確該換掉了,不過,你們真覺得徵文能行?”
“反正我感覺有點意思。”
多數民眾支援,但不知道為什麼支援,娛樂性佔了上風。
連小賣部老闆都想攙和一下的時候,教育網、青年報、文學網……同時刊登了數十篇例文。
沈哲的傷仲永赫然在列。
這篇文章本就沒有太多可爭議的地方,高高掛在最上端。
副版上還附著數位教育專家、老師的賞析和評語,給了極高的評價。似乎牽涉到古今體之爭,這篇觀點極正的文章就被推出來,被古體愛好者做起了文章。
如今初級校園裡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老先生。
要麼需要背誦,要麼抓耳撓腮。
不知道將來沈哲和老先生如果並肩出現在某個校園,會不會被人扔磚頭。如此中二的事情恐怕也沒人會做,而教師群體和家長們反而有某種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