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卻沒有出現。
所以華夏當今的四書更加晦澀難懂,而現代教育下,學生又沒有太多精力去鑽研。
不過研究這些學問的依然掌握著傳統話語權,即“漢學研究會”。
華夏人沒什麼感覺,沈哲卻知道這個名字並不是那麼合適,它不能體現全體國民精神。
原時空叫“國學”就比較好。
所謂國學,便是先秦文化的生髮,囊括諸子百家之學。
……
沈哲晚上特意花了幾個小時,瀏覽了最近兩天媒體上關於他的新聞。
除了對父母造成一些困擾之外,對他本人沒有太大影響,但那則報道引發了另一波評論。國內民眾對他這位高考狀元是很關心的,驀然有位老師出來批評,難免認真審視一番。
主要是媒體和民眾的議論。
真正的學術界倒沒有過多關注,因為沈哲至今沒表現出學術傾向,也沒任何有分量的著作問世。
只有一篇《傷仲永》在教育界引發了討論。
至今尚沒有結果。
大牛們也對十幾歲的高中畢業生不抱多大希望,即使再天才,他們見多了,沈哲頂多稍微特殊一些。
剛才仔細想想,沈哲也有些瞠目。
發現自己搬運的幾部作品,格調呈下滑狀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到《那些年》《第一次》,下滑一次,再到武俠,在華夏學者眼中已經是下九流了。
他們連評論都懶得,至今只有一個位夠分量的人物發表過一篇評論。
還是孫長卿這位俠客大家,跟同行捧場似的。
此時大約夜半兩點,沈哲絲毫沒有睡意,腦子裡想著亂七八糟的事情。
常言道:人生在世,名利二字。
沈哲一直以為自己來到異時空,抱著遊戲的態度,金錢有外掛,俯拾皆是,好像什麼都不用太在乎。
今晚忽然發現,他不但沒有逃脫利的糾纏,對名似乎也有些隱隱渴望。
“高看自己了,真正能逃脫名利束縛,就達到了至善之境,那是聖人。再說,聖人已經得到了最大的名,雖然以他們的境界,或許也不在乎。”沈哲苦笑。
任何行業都有那麼一撮人,他們掌握著話語權,努力變成這類人,便叫成功或精英人士。
文道上,國內這撮人叫漢學研究者。
夜已經很深,沈哲提拉上拖鞋,起身去衛生間。
此時,透過窗子霓虹閃爍,卻一片平靜。
即使中海這樣的超級大都市,人們在這段時間也大都陷入了沉睡。
放完水,沈哲躺到床上,意識漸漸模糊。
“不知道那丫頭做夢了沒有,該會夢到我吧,可能還會流口水!”
喜歡文道宗師請大家收藏:()文道宗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