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主席的問話,秘書低聲道:“是中海人……”
“這是好事啊,中海作者創作出好作品,也算中海文聯的成績,總部……”譚主席笑著說話,忽然皺眉,“還有什麼事,和這位作者有關?”
“嗯,是一位高中生創作的……”
“噢,這麼說,中海出了一個天才作者,那不是更好嗎?”
“可是,知秋主編……”
秘書吞吞吐吐的,他實在不願意當著父親的面,說兒子的壞話,何況還是以秘書的身份。
當初沈哲第一次投稿,選擇的就是《青年人》,畢竟是中海最大的青年雜誌。沒想到因為三室主編的原因,蘇薇提審的稿子被當場斃掉,最後投向了《華夏青年》。
兩本暢銷書,特別是《那些年》在年輕人中間的火熱,讓對頭銷量大為增長,今年都快趕上自己了。
聽說最近那名被趕走的作者,要在《華夏青年》上開專欄,還是新文學型別。
三室編輯部氣氛有些詭異,老資格的編輯就有人偷偷把情況反映給譚易的秘書,譚主席創辦的雜誌不會不愛惜,不能讓主編這麼胡來,對編輯收入也有影響。
因為知秋的身份,秘書收到訊息,卻悄悄隱瞞下來。
譚易不缺錢,事業做的也挺大,繼承人都選好了,現在喜歡的就是一個名了。
華夏文學方面最出名的就是文聯,文聯中最出名的是九人小組,其中任何一個都在華夏大名鼎鼎。
想進去卻沒有那麼容易,要麼著作等身,像其中幾位副主席如果參與星級評定,至少都是七星。要麼在文學方面有突出貢獻,也就是威望。還要等九人中有人老去,這沒關係,有的都八十多了,譚易剛五十多歲。
譚易作品方面薄弱些,便想著在其它方面能做出較大的成績。
看著秘書的臉色,譚易猜測應該是小兒子搞出來的事,馬上往雜誌社打去電話。
譚立行聽老爹詢問,倒也沒有隱瞞。
聽完小兒子的解釋,譚主席有些傻眼,呆了好一會,憋出一句:“彼其娘之!”
知道桃花詩的作者也是兩部暢銷書的作者後,譚易真的想罵娘。兩本書銷量在暢銷榜不太靠前,但其中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卻不是那麼簡單,意外在國外取得驕人的成績。
外界不知,他作為文聯二級主席卻聽說了,總部準備搞一次大動作。
華夏文學作品在西方衝擊下,陣地已經逐漸失守,除了歷史外,青春、奇幻、科幻等每年都有一小半佔據華夏文學暢銷榜,而華夏文學卻很少能在西方暢銷榜上有所作為。
文學上的對抗是軟對抗,除非不健康內容,強行不讓人家進來就成了硬抗,那就沒意思了。
今年意外出現一本書,卻在米國火了一把,佔據暢銷榜第三位。
文聯幾位大佬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因為該作品是中海文聯旗下作者創作的,在那次大動作上,譚易作為主席,肯定能得不少分。本來想提前接觸一下,最後發現這名作者是曾經的對頭髮掘出來。
中海文聯沒有沈哲具體資訊,一時間根本不知道作者是誰。
現在知道了一些,原來本該屬於自家雜誌社的,譚易心裡直冒火。
……
有人歡喜有人愁,此時的《華夏青年》正在鍾離的指揮下,準備著明天的新一期雜誌。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喜歡文道宗師請大家收藏:()文道宗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