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玻璃杯砸在牆上,碎片飛濺,把身旁的女人嚇了一跳。
李想坐在自家豪華客廳沙發上,呼哧呼哧喘氣,腳邊散落著被他撕爛的報紙碎片。
《文史週報》的刊頭依稀可見。
回頭瞅瞅矇頭蒙腦的妻子,李想心頭愈發火大。
“咋了?”女人小心翼翼的問道。
“沒你的事!”
“哦……”女人走過去,自覺把碎玻璃掃進垃圾桶。
七年前的李想可不像現在這樣,住著豪華別墅,出門被人大師喊著,酒宴吃著。
那時候的他是一名鄉鎮教師,拿著兩三千的工資。三十出頭才經媒婆介紹,娶了老家不遠一個村子的姑娘吳燕春當媳婦。
在當時的李想看來,吳燕春哪兒都好,就是文化不高,和他的名校畢業生身份不搭調。
你要問他名校畢業為什麼去做鄉鎮老師呢,還是本身脾性鬧的。工作找了四五個,最後全部和上司弄掰了,雄姿英發的他經常試圖表達自己,往往碰一鼻子灰,忍不下那口氣。
最後,落了箇中學老師的工作,不能再退了,再退就回老家鋤地了。
可是性格改不了,最後曾經以他為傲的學校也把他辭退了。
沒工作了,李想終於著急了,把主意打到創作上面。
他大學期間學的是經濟專業,和作家不搭界,但這不影響搞創作不是。開始寫文向雜誌社投稿,一律被退回,後來寫了本30萬字的中篇小說,又被編輯鄙視了。
逼到懸崖邊,李想發了狠,買了很多歷史類書籍,昏天暗地讀了半年,提筆寫出《秦殤》。
這回被一家出版社看上了,試著印了五萬冊。
當時華夏經濟一片大好,大部分手裡都有閒錢,只缺消遣,加上版權保護,幾天時間就賣光了。
出版社和李想都信心大增,第二版印了三十萬冊,只五天再次售罄。
這絕對是暢銷書的節奏,出版社和李想溝通之後,版稅提高到頂級的12,加印100萬冊。
這次也只花了十多天全部賣完,出版社和李想賺的盆滿缽滿。
……
如今七年過去,《秦殤》這部書累計銷量早就超過千萬冊,李想一書封神。
可以說這部書就是李想最珍貴的孩子,雖然妻子吳燕春還沒給他生下一男半女。
他也曾經試圖趁著火頭,再創作一部暢銷書出來。
可惜終究底蘊太差,且不是專業的歷史研究者,那些大塊頭歷史書他看著也怵頭,連著撲兩本。
不過一部《秦殤》就奠定他國內歷史書籍的銷量冠軍,大師頭銜穩穩戴上。
今天,他沒有接受一位企業家的赴宴邀請,而是呆在家裡。
假假也算是歷史作家,家中同樣訂了《文史週報》,隨意翻看的時候,就看到了沈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