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完飯,沈哲回到書房。
看了一下文件顯示的字數,這兩天差不多碼出三萬多字。
從頭到尾又讀了一遍,更正錯別字和標點符號,單對碼字來說,他有些強迫症和完美主義。
接下來就是選擇投稿的雜誌社了。
文章太長,報紙肯定不行,再說面對的讀者物件也不同,沈哲準備選一家青春文學類的雜誌。
最好還是中海市本地的。
上網搜尋一下,發現有點眼花。
輸入“中海”“雜誌”“青春”幾個關鍵詞,結果一下子出來七八十家雜誌社。
後面都註明了平均發行量,五千到數百萬不等,太少的pass掉,按發行量排序,從上往下看。
《華夏文藝》,全國性雜誌,月刊,平均發行量840萬冊。
《青年人》,全國性雜誌,週刊,平均發行量420萬冊。
《華夏青年》,全國性雜誌,週刊,平均發行量280萬冊。
……
《東方俠客》,地方性雜誌,月刊,平均發行量冊。
沈哲笑了笑,想起對門的小丫頭林語菡,《東方俠客》雜誌社就是她的父親林遠志所在的單位。不得不說是一家很小的單型別雜誌,讀者群固定,但人數不多。
難怪林叔叔工資不高,黃阿姨也參加工作,隱隱是一家之主。
林語菡是沈哲內定的媳婦兒,不過剛成年,年紀還小,暫時得忍著。
林遠志很容易就能搞定,投其所好嘛,他不是喜歡俠客小說嗎,有愛好就行。一個愛好就是一條縫,斷腿的蒼蠅也能叮一下,金古梁附體,搞不定他才怪。
黃阿姨有點認錢,這個將來再說。
沈哲的目光彷彿穿過幾道牆壁,落在302那個小小的房間。
說雜誌社的事情。
越大的雜誌社越好,能讓作品更大範圍流傳,稿費也比較大方。
《華夏文藝》不合適,這是全國第二的雜誌,但比較嚴肅,稿件審查也嚴格。
那就《青年人》吧,面向華夏年輕人的讀物。
從雜誌官網上找到投稿郵箱,沈哲把準備好的前三萬字發過去。
關上電腦,練習了一會書法。
困,覺。
喜歡文道宗師請大家收藏:()文道宗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