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男,十七歲,性情慵懶。
暑假漫長,每天晚睡晚起,練練書法碼碼字,閒來讀幾篇小文,樂不思憂。
“失明的我可以給那些看得見的人們一個提示——”
“對那些能夠充分利用天賦視覺的人們一個忠告:善用你的眼睛,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應用於其它感官。聆聽樂曲的妙音,鳥兒的歌唱,管絃樂隊的雄渾而鏗鏘有力的曲調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耳聾的厄運。撫摸每一件你想要撫摸的物品吧,猶如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嗅聞所有鮮花的芳香,品嚐每一口佳餚吧,猶如明天你再不能嗅聞品嚐。”
“充分利用每一個感官,透過自然給予你的幾種接觸手段,為世界向你顯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細節而自豪吧!”
將近三十萬字,一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被沈哲搬運到這個時空的華夏。
最後,沈哲在後面加上一段話:四肢健全的人,可能完全難以體驗殘疾的痛苦;正如和平年代的某些人,居然希望戰爭刺激一樣。殊不知,生命是脆弱的,當所有的假設變成現實時,一切已為時太晚,因此,無論是在什麼樣的年代,愛和勇氣都是我們生存的基礎。
“呼——”
“大功告成!”
……
“《青年人》編輯部的效率也太低了吧……”
距離投稿已經過去五天了,還沒有一點訊息,這樣的稿件難道還不能打動編輯?
口渴,不爽。
起身去客廳倒杯水。
母親楊欣在拆沙發套,看樣子準備清洗一番。可能使用的時間長了,沙發套太緊了,正在那裡一個人較勁。
沈哲連忙過去幫忙:“媽,您不行喊我啊,和死物件較啥真。”
“我不行?”楊欣聞言,斜睨兒子一眼道:“那你一邊站到起,看我行不行,還就不信了!”
沈哲哭笑不得:“媽,我是您兒子,又不是仇人,話怎麼這麼衝?”
“有嗎?”楊欣一愣,皺眉道:“我自己怎麼沒覺得?”
想了一會,接著說道:“可能最近糟心事太多了,你爸工作不順心……”
沈哲忙道:“打住,我看爸挺好的。”
“我說不好就不好!”楊欣瞪了他一眼,滔滔不絕:“你爸工資太低,你明年上大學要去燕京,北方天氣冷的多……昨天去買鹽,一袋漲到二塊五,雞蛋六塊了……對了,小哲,看到你爸藏的煙盒記得上交……”
沈哲:“……”
媽,您想的太遠太多,思維也太跳躍了吧。
更年期?
沈哲打了個寒噤。
這可不是好兆頭,焦慮、煩躁、難以溝通,一大堆問題全跟來,還不把家裡鬧翻天。
把楊欣按到沙發上坐下,掰著手指頭數數。
“你數啥呢?”
沈哲抬頭,問道:“媽,您今年才三十九啊。”
“哦?”楊欣想了想,點頭道:“是啊,你爸四十一,我比他小兩歲……”
“那就好……”沈哲撓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