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只有靠我們的消防隊員應對了。”
失去視力?
那不就成了瞎子?
難怪女孩會產生這種念頭,沈哲露出不忍之色。
忽然想起一本自傳體散文,寫的也是一個失去光明的故事,主人公比這名女孩還要不幸。
“要是我瞎了,你會不告而別嗎?”
耳邊傳來林語菡的聲音,沈哲轉頭,看見她情緒不高。
“別胡說,你要是瞎了,我馬上把自己眼睛扣下來,做一對瞎公瞎婆。”
“去你的!”
“你去和別人做蝦公蝦婆吧。”
……
回到紫薇小區,沈哲走進家門,一頭鑽進了書房。
這間書房是母親專門為他佈置的,供他學習使用,一個小書架,還有一臺電腦。
這臺電腦還是老式桌上型電腦,是他纏著母親楊欣買的。
開始母親很不願意,雖然網路遊戲還沒有興起,此時家長還是認為玩電腦和遊戲機差不多,屬於玩物喪志。
沈哲經歷過網路智慧時代,連電腦都沒有,手癢的厲害,便以學習的名義糾纏。
母親被纏的不耐煩,就這還花好幾個月才弄到手。
只是,沈哲除了歷史相關知識以外,其它的都存放在腦中的晶片。用別的學生全部學習時間,來補習這個時空的新知識,要是還學不好,一頭撞死算了。
沈哲開啟電腦,搜尋確認了一下。
果然沒有他讀過的那本散文,這個時空也沒有出現那樣一個人物。
散文的作者也是主人公,名字叫做海倫·凱勒。
在她十九個月大的時候,因患腦部急性充血癥,而被上天奪去視力和聽力。
所以,在她88年的人生經歷中,有87年活在黑暗和寂靜的世界裡。
沈哲從晶片中找到她的資料,越看越是敬佩。
嬰兒時期便失明失聽,在一片漆黑中摸索著長大,直到七歲時遇見幫助她一生的老師莎莉文。在老師的辛苦指導下,學會了手語、說話,後來竟然還學會讀書,最終考上哈佛大學,掌握數種文字。
從她一系列頭銜中,作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誰能想象她是一名瞎聾人?
難以想象,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出現在那個時空,她取得的成就,絕大多數健康人也難望其項背。
一生十數本著作,榮獲總統自由勳章,被評為二十世紀十大英雄偶像……
馬克·吐溫甚至把她和拿破崙相提並論。
只能說,海倫·凱勒超出了人類極限,一生所為就是為了挑戰世界的神經。
她的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的就是自己的奮鬥歷程,文中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激勵著很多人。
喜歡文道宗師請大家收藏:()文道宗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