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區是一個大廳,擺放著一排排連座椅。
沈哲找了個位置坐下,翻開那本《華夏文學史》,開始
雖然他腦海中的晶片存有海量的資源,但自身也需要具備足夠的儲備,不能只靠搬運。將來哪天需要和人面對面的交流,一下子露餡了,丟人就大發了。高中生寫出大師寫都不出的東西,也會被人質疑,都要儘量注意。
事實上,來到這個時空後,沈哲的閱讀量不降反增,特別是不曾見過的作品讀了很多。
迴歸少年,讓他懂得時間寶貴,需要不斷充實自己。
但同時也不能失去生活的樂趣。
現在沈哲讀的是關於當今文化現狀的介紹。
幾十年前的大變革,對古體文學造成了很大沖擊,白話文大行其道。畢竟文字越白,讀者閱讀起來越是容易,在推廣方面越簡單快捷,和半個世紀前推廣簡體字道理一樣。
最近十幾年,文化界再次出現復古思潮,認為傳統應該得到發揚,不應丟棄。
但這種聲音很快被大量白話文作者駁斥。
駁斥的原因有很多,沈哲看了看,說的似乎都不全面。
以他看來,古文落在下風,其中一個原因是作品太少,尤其是傳世雄文。
就美的一方面來說,古文的簡約美,格律美,意境美……都要甩開白話文無數條街。
杜牧的《阿房宮賦》開篇寫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寥寥十二個字,就把秦統六合、驕奢殘民的場景描繪出來,讀起來朗朗上口,如身親臨。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僅僅十三個字,便能闡明宇宙演變之至理,通俗易懂,卻帶著詩歌般的韻律,意境高遠。
白話文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這種美。
但這不是說白話文就不好,即使現在教育這麼發達,能欣賞古文之美的還是少部分人。
真要討論起來,根本說不清,誰特麼都有理。
若是問沈哲的觀點,他也只能說上一句“我身在黑夜,心向光明”。
“呵呵……”沈哲從書中回神。
……
大廳側牆的高畫質電視,星辰電視正播放新聞。
忽然畫面一跳,螢幕中出現一名女記者,看樣子正在直播。
現場在一個醫院的住院樓前面,人群都仰頭看著上方,還有消防隊員忙碌的佈置氣囊。
鏡頭轉過去,電視裡的人和沈哲身邊的家長們都發出一聲驚呼。
住院樓六樓的頂部邊沿,正站著一個女孩。看身材有二十來歲,臉上蒙著一層厚厚的紗布,遮住了眼睛部位。
女孩直挺挺的站在那兒,住院服被風吹過,似乎隨時準備往下跳。
“不想活了啊……”
沈哲看著電視裡的女孩,皺皺眉,那麼年輕的生命,就算生了什麼病,也不能想不開啊。
電視畫面又是一轉,女記者拿著話筒出現,面色嚴肅的播報。
“據醫院方面透露,該名女孩幾天前和男友開車外出,在小青山附近遭遇到車禍。車門沒有完全關閉,女孩被慣性甩出汽車,落在綠化帶上,眼部受到撞擊充血。今天院方通知,以目前的醫療技術,她的眼睛暫時無法治療,不排除將來有一天能夠自我恢復。”
“最終讓女孩產生輕生念頭的是男方的離去,醫院方面透露,經過全身檢查,男方已於昨日出院。但並未探視該名女孩,如今失去了聯絡。”
“若是能夠尋找到該名男子,或許可以令女孩重拾生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