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晳突然跪下,朝蘇朝朝拜了拜:“娘娘一言九鼎,可記得說過,會賜我一個痛快?”
蘇朝朝頷首:“自然。”
“那倒也還有個不情之請。我聽說鄉下有不少人家,會給早逝的獨子找一樁冥婚,再從旁支過繼孩子,保住這一脈的香火,有嗎?”
蘇朝朝見過不少:“的確是有。”
賀晳苦笑一聲:“我這一生,孤苦無依,有過野心,也付出了與野心相對的代價。只是黃泉路上,還要一個人孤零零的走,太不甘心了。娘娘既然要做個好人,就成全了我吧。隨便幫我找一戶人家,我死以後,也還有些香火,不算白來這世上一遭。”
這倒容易辦,蘇朝朝隨口就答應了。
“若是娘娘找到合適的人家,還請讓您身邊的女官留一句話,我愛吃甜,逢年過節上幾塊白糖糕吧。”
蘇朝朝下山以後,已經薄暮時分。
昭華坊裡,一到入夜,常有不少攤販趁著夜色出來,雖然初冬天寒,但就有不少人,喜愛在冷涼的冬風裡,呵著氣吃一碗熱騰騰的小餛飩,街道上,依舊熱鬧。
前面被堵住,蘇朝朝掀開簾子,等了片刻,心思一動,跳下了車。
綠岫連忙過來攙扶,被蘇朝朝給笑話了:“這幾步路,扶什麼?”
二人進了福壽居,蘇朝朝叫了一隻脆皮乳鴿,一道酒釀桂花小丸子,一道牛肉餡的紅燒獅子頭,讓用食盒裝了。她四下看看,正要上車,就見齊王妃身邊的侍女,名叫春熙的過來了。
“恭請貴人安。我家王妃在相鄰的迎客居呢,因著小公子鬧騰的厲害,實在不好過來拜見。這是我家王妃叫人送來的幾道吃食,還請貴人千萬不要怪罪。”
齊王妃生産過後,因為那孩子從小就是個鬧脾氣,一刻都離不開她母親,因此進宮也少了。
蘇朝朝倒是興起,想著去看看小公子,便叫春熙帶路,提步就走。
路上,蘇朝朝隨口問了幾句,諸如怎麼天寒地凍,帶著小公子出來了,齊王是否也在。
春熙一一答了:“王妃娘娘前幾日病了,因此叫齊王帶了幾日。我家王爺實在……前幾日竟然帶著小公子到迎客居吃酒,當晚就哭醒了好幾次,也不知是被什麼東西嚇著了。王妃實在沒法子,聽了老夫人的話,今日同樣時辰抱著小公子出來,再原路回去,路上叫幾聲孩子的名字,叫他回家去,聽說就能大好了。”
原來是給受驚的孩子“叫叫”。這在民間是尋常事。春熙估計蘇朝朝的身份,不好說的太直白,但她也明白了。
進了廂房,齊王妃果然手忙腳亂,孩子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小臉兒憋的通紅,齊王妃和幾個奶母嬤嬤手忙腳亂,一齊哄著,孩子還是哭的不停。
蘇朝朝瞧她都要哭了,無奈搖頭,先遣了幾個嬤嬤出去,讓齊王妃先把孩子放在榻上。
“不成……我抱著他都要哭,再不抱,哭的更厲害了,這樣冷的天氣,都哭出汗了。”
蘇朝朝無語道:“你先放下。孩子哭鬧,你可曾解開衣裳看過,是否解溺了?是否肚腹脹氣?是否有哪裡不舒服?哪有像你這樣光抱著顛來顛去的?你看他的樣子,哪裡舒服了?你也不要寶貝的太厲害,誰家沒有孩子,偏你這樣著緊。先放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