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燁璃自然有他的方式。
融進周圍人群,顧名思義,第一件事就是要走出去。
接著做到不懼周圍,不懼人群,找到自我,自然舉止。
在之後一段時間,時間一天天過。傅燁璃帶樂安寧去逛熙熙攘攘的街,去逛生活氣息濃厚的超市,還有走過人頭攢動的大街小巷。
再者,他們到書店坐一坐,看看書。或者來到街角的咖啡店,點杯溫暖的咖啡,看路上的人來來往往,等等。
傅燁璃每一次帶樂安寧出行,就是想讓樂安寧即便周圍人來人往紛擾繁多,她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地位,不懼不慌,自我從容。
而在這些熙熙攘攘中,無論樂安寧去哪裡,傅燁璃都在她身邊。他用她認為的最安全、最放心的方式,去成全她接受周圍來來往往的人群,將心融入其中。
這種做法是有效果的。經過一些日子,樂安寧現在果然對人群習以為常。
甚至她說話和行為都和別人差不多。
比如,現在的她,出門也懂得自己帶紙巾,不會再用傅燁璃的襯衫擦鼻涕。
比如她現在走出去,也懂走回來,不會再像上次,出去就不懂回來,讓人擔心。
又比如現在,她已經能接受周圍人來人往的狀況。在人多的地方,她已經表現得自然正常,不會再感到突兀和害怕。
總體來說,事情在朝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
但傅燁璃總覺得好像缺點什麼。
具體缺什麼呢,傅燁璃在局面裡,也感到些許抓不著頭緒。
用外人的眼光,也許傅燁璃這就叫當局者迷。
直到某次吃飯,樂安寧去點餐,她在排隊時會不時回頭看身後不遠處的他,眼中帶著擔憂和不安,傅燁璃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閃得他靈光一現,開始明白樂安寧缺失的是什麼。
樂安寧能從容淡定面對所有人,能平靜地對待周圍的世界,但或許,她不能失去他。
她在乎他,依賴他,所以害怕他不見。在人群中搜到他的身影確認他還在,她才安心。
知道這個,傅燁璃心裡“咚咚”直跳。他面上雖還平靜,心裡卻“嘭”的一聲,炸開一個個萬花筒,他的內心那樣五彩絢麗,釋放著盛世繁華強烈美好的生命氣息。
傅燁璃激動,高興。神情清冽,心情卻難以抑制地歡愉。
樂安寧看重他了,她離不開他,不能失去他,這不就是他一直所期待的嗎。
這也是他夢寐以求的啊。
可是,他能這樣做嗎?
傅燁璃在激動之後,理智又撕扯住他的靈魂,最後理智打敗激動,讓他不得不重新冷靜地面對這個問題。
如果任由樂安寧發展對他的重度依賴,會有怎樣的後果。
如果某一天,她突然記起以前的事,她是否會厭惡和痛恨那時已經嚴重依賴他的樂安寧?
如果當真厭惡和痛恨,那麼到時候的她,她該如何自處。
畢竟,樂安寧為什麼會出事,還有她出事那一刻最掛念的是誰,沒有誰比他記得更清楚。
即便每記得一次,他的心都像被人生生地撕開,痛得他尖銳撕裂,悲傷絕望,體無完膚……
樂安寧不記得那個人,他替她記得的。如果有一天她突然記得那個人對她有重要,到時候,她該如何面對對他的重度依賴。
還有,他說過,如果她能醒來,他會……
所以當樂安寧買完餐回來,兩個吃完,傅燁璃對她說:“前些時間我跟你提過,要送你去學校,還記得?”送她去學校,她該去的地方,然後在那裡讓她徹底獨立,做到即便離開他,她也能心安。
當時樂安寧正喝水。聽完傅燁璃的話,她手上動作一頓,抬眸,睜大眼睛意外地看向他。
“可是我不想去。”樂安寧再次表達願想。
傅燁璃這次沒有含糊,聲音低沉而肯定,態度堅定:“不行,得要去,這次不能任性。”
什麼,可張了張嘴,最終又閉了起來,什麼也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