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神色逐漸變得冷凝起來,華長歌說的不無道理,他早就擔憂太子繼位後,因為太過懦弱而被外戚幹政,宣成德若是還在,必會庇護自己這個外孫,一旦宣成德去世,那麼手握重權的宣氏族人就成了一個不穩定因素。
他沉吟片刻,嘆了口氣,這口氣蘊含了無數身為帝王的疲累與無奈,也道盡了一個孤家寡人的辛酸。他雖是皇帝,卻也只是一個寡人罷了,他的心中不能有感情,只能從政治角度來看身邊的人和事情。
“ 罷了罷了,你起來吧。”
華長歌謝過恩之後才站了起來,她額角的傷口已經停止了流血,臉上的一抹豔麗更加顯得她的容色淒冷。
皇帝突然想起了她的母親,曾經他也見過她的母親,當初那樣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竟能生出一個如此伶俐的女兒。
不,她還是像大夫人的,她骨子裡的崛強與大夫人是一樣的,那個少女當初也是如此的,對待自己這個姐夫向來也是不肯服輸的性子,可這樣不肯像男子低頭的女子,偏偏得不到男子的心。
佛堂十餘年,當初的紅塵往事,都隨著青燈化作了一縷青煙吧。
他想到此,突然道:“你的母親,身子可還好?”
華長歌未曾想到他會問這個問題,愣了一愣,才道:“回陛下,母親身子還好。”
“在佛堂裡那麼久,也是時候出來瞧瞧你這個女兒了。”皇帝平靜道。
華長歌睜大了雙目,隨即道:“謝過陛下。”
皇帝嘆息道:“她對你父親,還是恨極了吧。”
華長歌猶豫了片刻,不知如何作答。
皇帝沒等到華長歌的回答,他笑了笑,道:“想必你也不知情,那樣崛強的女子,一旦記仇就不會再忘記了,又怎麼會原諒你父親呢。”
華長歌咬住了下唇,她對母親與皇帝還有華茂修的事情一概不知,只是聽皇帝的話,他與母親和華茂修是相熟的,當年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連皇帝都知情。
皇帝見華長歌一言不發,便有些索然無味,道:“罷了罷了,你先回去吧。”
華長歌知道皇帝已經預設了自己的主意,她躬身謝恩,遮住了眼中的一抹算計之色,然後退了出去。
她心知,從這一刻起,她已經成為了一個霍亂朝政的妖女,但是,這又有何關系?宣氏與皇帝本來就已經水火不容,這些事情,遲早有一日要發生,既然如此,她何不幫助皇帝早一日將這些事情所結束?
她心中並不將宣氏當作家人,但也不覺得虧欠宣氏什麼,宣皇後雖然一句話讓她在相府活了下來,但是在國家大義面前,她不會選擇宣氏。
前世她盜取了宣太後手中的謀士名單給赫連瀾滄,雖有私心,但更因為定泰王生性殘暴極盡奢靡,若是定泰王登基,定會危及國家根基。
若是這一世太子登基?太子懦弱,根本鬥不過野心勃勃的宣氏族人,只會任由宣氏做大,權傾朝野,宣氏如今就已經生活奢靡,聲色犬馬,互相攀比,屆時更是無法無天。
何不順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