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一個有著靈性卻不好讀死書寫酸臭八股的清高文人。
他將讀四書五經鑽研八股文章的功夫,都用來學習真正唇齒留香的好文。
並因此而得到過偌大的美名,成為江淮名士。
可恨賈清臣目中無人,只以為他是靠秦家餘蔭而出風頭的無能之輩。
今日秦栝就要讓賈琮明白,論文章之道,他賈清臣拍馬難及其萬一。
秦栝要踩著賈琮天下第一才子的虛名,成就文名!
念及此,秦栝愈有幹勁,將早已潤色好的文章,下筆如飛的書寫出。
瞥見這一幕,賈琮呵呵一笑。
身旁圓圓姑娘目光中似隱隱有些擔憂,又有些期盼。
賈琮又將筆在硯臺上蘸了稍許,至五分時止,而後落筆成書。
他這一動靜,瞬間將滿堂人的目光吸引來。
而圓圓姑娘近水樓臺先得月,又往中間挪移了稍許位置,偏著頭看著紙面上的文字,眼睛逐漸明亮,乃至激動……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至此,兩行清淚無言而下,面色動容,幾不能自持。
這般狀況,別說滿堂江淮名士和名妓們見之愈發好奇心動,連對面的秦栝都被驚動了。
只看了一眼,秦栝的心就亂了……
他的文章之前也尋過頗通文墨的百花榜花魁看過,雖然也得到了交口稱讚,可是別說動容落淚不能自持,人家連根眼睫毛都沒顫一下!
好在秦栝到底對自己的文章極有信心,況且也得到名家指點修正過,他就不信,賈琮一介庶子,真能寫出驚世駭俗的文章來。
另一邊,圓圓姑娘卻好似魔怔了般,任憑眸中眼淚橫流,口中無聲的誦讀著紙箋上的文字,一遍又一遍……
直至賈琮收筆,等紙箋上的墨跡半乾,將其折起,放在早就備好的托盤上,交給一旁侍立的侍者,乘舟送往蓮池中的蓮臺後,圓圓姑娘才回過神來,再看向賈琮的目光完全不再遮掩,似要將他融化。
看到這一幕,不知多少江淮風流名士,一個個羨慕的眼珠發紅。
他們要有這等本事,那江淮之地成百上千的花魁名妓,還不是任他們採摘?
看那圓圓姑娘,恨不得帶著百寶箱貼身為奴任君採劼的模樣……
嘖嘖嘖!
上天不公啊!
對面秦栝見賈琮已經寫罷,愈發心急,好在他早已純熟於心,字跡雖愈顯潦草些也顧不得了。
終於在送賈琮文章上蓮臺的蓮舟靠岸時,收了筆完工。
其他數人也跟著停了筆,開始封折。
甄頫見之撫掌大笑,道:“好,那就這樣了。今日咱們就看看,到底是我這清臣老弟才高八斗,還是我江南名士學富五車!”
說著,又對蓮池中大蓮臺上的十數位名妓笑道:“諸位姑娘,我知道我這清臣老弟論相貌,論文名,論師承門第,都可居天下名士之左。
以我甄家和賈家的關係,且我這個做兄長的還居長,本該偏向我這小老弟。
可我還是要公正的提醒一下諸位姑娘,文章不是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