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乖乖推行新法,一切好說,私下裡罵幾句隨你。
可若你敢阻攔新法,哪怕嘴裡全是歌功頌德,也絕無好處。
如此務實之輩,對於使喚賈琮一個年輕臣子,心裡沒有一絲負擔。
只要好用能用即可。
賈琮出身江南大族,至今賈家在金陵依舊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此為其一。
其二,新法在江南最難推行之地,也是文華最盛之地。
諸多德望高隆之大儒名士,別說當地督撫知縣,就是寧則臣親往,也要以禮相待。
寧則臣的師承,可算不上什麼“豪門”。
然而在這一點上,賈琮卻有得天獨厚之優處。
他是如今江南文名最盛,幾已立地成聖之松禪公的關門弟子。
還有天下文宗孔聖傳人,衍聖公牖民先生看重。
所以是師承名門,且算得上是江南文鄉的自己人……
其三,賈琮自身更是才華橫溢。
數首詩詞,名動天下,為世人傳唱。
這等才子南下,必為江南人所敬仰喜愛。
對其所為,總會有許多包容……
再加上賈琮行事素來不見輕狂,可以託付重任。
此三點長處,少有人能及,故而可用。
當然,此事自然不會以他為主。
朝廷還未荒唐至此,賈琮畢竟太過年輕……
崇康帝看著賈琮,溫聲道:“不是讓你去和那些人敵對,你去南邊,先把錦衣衛給立起來,堂堂一錦衣親軍指揮使,三品大員,總不能就帶著手下那幾個人辦事吧?再者,南邊海外洋人也多,你正好給朕收集些海西諸國的情況,詳實一些。你之前呈上來的奏摺朕看了,朕沒想到,徐日升、張誠他們竟會和厄羅斯羅剎鬼是一教兄弟,險些壞了大事。這等情況,你收集的越多越好。”
聽崇康帝提起,賈琮心中高興,沒有白費他一宿功夫,道:“陛下,厄羅斯重在西方,所以絕不會大肆挑釁大乾,也沒那個實力。臣以為,絕不可割讓大乾疆域。北海是漢時蘇武牧羊之地,自古便為我漢家河山,絕不可棄!”
一眾君臣聞言,面色都古怪起來。
吳琦川抽著嘴角問道:“賈琮,蘇武牧羊時……那是匈奴人的地盤,怎會自古便為我漢家江山?”
賈琮連一絲認錯的表情都沒有,正色道:“吳大人,匈奴人今日何在?”
不等吳琦川答,他便自答曰:“自兩漢時強漢鐵騎將匈奴打斷成南北兩部,北部不知所蹤,然南部卻臣服於大漢,賜國姓,成為漢之藩籬。
至魏武統一北方後,又將匈奴人分為五部,使之互相獨立,以便分而治之。這五部分居於今之汾陽、祁縣、隰縣、忻州及文水,俱在晉西境內。
雖日後再度作亂,但終究還是失敗,血脈散落融入在華夏各族血脈之中。
今日晉西劉姓者,未必無其血脈。
所以,匈奴曾佔之地,便該是大乾所擁之地。
北海,自古就是大乾疆土!”
崇康帝看著賈琮看了半晌,緩緩點頭道:“你說的極有道理,朕也是這樣想的……”
賈琮躬身道:“陛下英明!”
寧則臣在一旁乾咳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