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四子劉正,能得朝野稱讚其賢,自然非是隻會做作之輩。
今日他數番禮賢下士,招攬賈琮而不得,更讓賈琮當其面,威脅麾下一人去投案。
若無動作,其賢名必然受損。
故而在最後之時,劉正開口命賈琮留作。
賈琮不管心中喜與不喜,都不能拒絕。
否則,便是太過狂傲,不尊皇子,自尋死路也。
此為扳回鋒頭之一。
待賈琮詩詞落成,劉正與之點評。
或褒或貶,即使是褒多於貶,亦盡掌主動。
若成佳作,對外亦可留劉成之名。
若非佳作,以寬厚待之,明褒暗貶,更可尋回一城。
此為扳回鋒頭之二。
然而無論如何,今日賈琮所為,都惡了這位四皇子殿下。
若他此刻寫就一首歌功頌德之詞,或能挽救一二。
否則,哪怕他寫一首風花雪月之佳作,亦為人所輕。
更何況,此刻以他的身份,又是以公幹而來,怎好寫風月?
可寫歌功頌德,又能成何佳作?
即使成了,也只是為今日四皇子所主持之百花節增光添彩。
又有屈膝“投靠”之疑……
可見,賢王之名,實非浪得虛名。
明眼人心中感嘆,繼而就見賈琮擱筆。
有侍者接過紙箋,正要呈給劉正。
卻被一旁伸出的一隻纖纖素手接過……
李九娘對劉正歉意笑道:“殿下,賤妾素來愛煞清臣詞,今日恕奴僭越,先賞為快。”
劉正自然極有風度,微微頷首微笑道:“自無不可。”
李九娘謝罷,又對賈琮笑著點點頭後,方將目光落在手中紙箋上,只掃了眼,面色就微微一變……
此時有其她名妓笑道:“九娘姐姐也別收著自己瞧,不如當回宣讀官兒,誦出來讓我等也現賞一回清臣詞。”
劉正見李九娘面色有異,心中也起疑,笑道:“九娘不妨誦出,看看清臣又出何等驚世之詞?”
李九娘抬頭看了眼正在風輕雲淡淨手的賈琮,目光隱隱複雜,而後她緩緩頷首,輕啟朱唇,誦道:
“秋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此五絕一出,煙雨九樓一片靜謐。
劉正面色瞬間陰沉如水!
若單將此作放入百花節,可謂格格不入。